PAGE54
北师大版八年级物理上册
教
学
设
计
2025秋
第一章物态及其变化
第一节物态变化温度
第一课时物态变化
【教学目标】
(1)能列举自然界和生活中不同状态的物质,理解气态、液态和固态是物质存在的三种状态。
(2)知道在一定条件下,物质存在的状态可以发生变化。
(3)能举例说明三种物态的基本特征。?
(4)通过对大量不同状态物质按照固、液、气三种不同状态分类体会对物质分类的方法。(5)通过用物质结构的微观模型解释三种物态的特征,了解一种研究问题的方法。??
【重点难点】物质存在状态、特征及变化?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任务一:物质存在的状态?
观察一组图片:晶莹剔透的冰雕、飞流而下的瀑布、古老的蒸汽机?
思考讨论:这三幅图有什么联系?作为一组图片我们希望对比什么?由此可以得出什么结论??
情景二:物体分类比赛??
第一组:(男生做)?
矿泉水、光盘、酒精、铅球、氟、醋、水、气球中的氢气、牛奶、肥皂、冬天在户外说话时哈出的“白气”、针管、可口可乐、薯条、水银、瓶中的氯气?
第二组:(女生做)?
洗发液、抹布、充气的救生图、食盐、感冒冲剂、露珠、川贝枇杷露、冰棍、水银、煤气罐、食用油、篮球、自行车轮胎?
问题:1、将所有物质进行分类,并指出分类的依据?
2、固、液、气的不同特征是什么??
任务二:物态变化??
实验:化冰(用酒精灯加热烧杯中的冰块)?提示:认真观察,注意安全,正确使用酒精灯?问题:化冰实验说明了什么??
提示:实验的现象是____________,条件是_____________。?
得到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举例交流:列举生活中的物态变化的事例。?
任务三:解释物质三态的特征和发生物态变化的原因
观看动画模拟,建立微观模型的概念,通过自学课本讨论交流完成任务。?
物质由_________组成。
分子间存在相互作用的__________力和_____________力。?
分子间有一定的______________。
4、分子在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
问题:1、当物质处于固态、液态、气态时,分子间的距离及分子的运动情况如何??
2、当物体的温度升高时,分子运动的剧然程度及分子间的距离会发生如何变化。
二、课堂总结?
本节课学到的知识主要有哪些?知识间存在哪些联系?学习这些知识主要运用了什么方法??
第二课时温度
【教学目标】
(1)知道温度的概念、单位,摄氏温度的判定标准。
(2)掌握热力学温度、华氏温度与摄氏温度的数量关系、温度计与体温计的异同,温度计的正确使用。
(3)观察温度计的构造,通过练习用温度计测量水的温度及自制简易温度计,培养学生的观察和动手能力。
(4)对温室效应和热岛效应等社会问题能发表自己的见解,增强环保意识。
【重点难点】正确使用温度计。理解热力学温度、华氏温度与摄氏温度的数量关系。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多媒体投吃冷饮降温、生火取暖等的图片,让学生思考这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引导学生讨论。
过渡:同学们,看到这几张图片,大家有什么疑问吗?我们知冷知热都和什么有关呢?
二、进行新课
(一)温度和温度计
过渡:近20年来,全球气候已明显变暖,按照目前空气中二氧化碳浓度的增长情况,在未来20年,全球温度每10年将升高0.2℃,地球表面温度升高将为人类生活带来许多方面的影响,如图所示。
那么,这里所说的温度升高是怎样判定的呢?怎样准确测量物体的温度呢?
温度是表示物体冷热程度的物理量。
活动:我们先来做两个小实验。
给大家准备金属块、木块和塑料泡沫块,还有3个盛有水的烧杯,里面分别为冷水、温水和热水,现在我们选两位同学按照课本图1.1-4、图1.1-5所示的方法分别来试一试。
当我们触摸金属块、木块和塑料泡沫块时,感觉它们的温度不同;当我们两手分别感受冷水和热水后,再同时感受温水时两手的感觉不同。这表明,单凭感觉判断冷热是不可靠的。那么我要准确测量物体的温度该怎么办呢?
这将使用到温度的测量仪器——温度计。常用的温度计是利用水银、酒精或煤油等液体热胀冷缩的性质来测量温度的。
活动:课堂准备常用温度计数支,分别发放于学生手中,带领他他们小心仔细的观察温度计的构造。
瑞典科学家摄尔修斯首先制定了温度计的分度方法,故被称为摄氏温标,单位符号为℃。
摄氏温度的判定标准:
在1个标准大气压下,纯净的冰水混合物的温度:0℃;纯水沸腾是的温度:100℃。
温度的写法:10摄氏度写作10℃,零下(负)5摄氏度写作-5℃。
交流:了解一下课本有关温度的常识。
目前国际上用得较多的温标有华氏温标(℉)、摄氏温标(℃)、热力学温标(K)和国际实用温标。其中国际单位制中采用热力学温标,由英国科学家汤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