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课西汉建立和“文景之治”(导学案)
学习目标:
1.通过学习西汉的建立,知道汉初的社会境况及统治者面临的首要问题,了解汉初实行休养生息政策的原因、内容及作用。(时空观念、历史解释)
2.掌握推动“文景之治”出现的措施,了解“文景之治”的表现。(史料实证、历史解释)
3.探究“秦亡汉兴”的原因、启示,认识“实行仁政”的重要性。(唯物史观、历史解释、家国情怀)
2)学习重难点:
学习重点:西汉建立后统治者采取的政策及“文景之治”。
学习难点:休养生息政策的内容及影响。
一、西汉的建立
1、背景:刘邦打败了项羽,统一了全国。
2、概况:
(1)时间:
(2)建立者:
(3)都城:
3、汉初的社会状况:社会生产遭到严重的破坏,到处是残破荒凉的景象。
(1)原因:由于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社会生产遭到严重的破坏,汉初到处是残破荒凉的景象。
(2)表现:人民流离失所,人口锐减,大片的土地荒芜。当时的皇帝的马车也配不齐毛色相同的四匹马,有些将相出门只能乘牛车,人民得不到温饱。
(3)统治者面临的首要问题:如何_______________社会生产,巩固新的王朝,成为汉初统治者面临的首要问题。
二、休养生息政策
1、原因:
(1)为了_______________和稳定______________。
(2)汉高祖吸取秦亡的教训。
2、措施:采取了__________政策。他下令“______________”;鼓励人民致力___________,汉高祖采取______________的政策。
3、影响:使汉初的经济逐渐得以恢复和发展,社会局势稳定下来。
三、“文景之治”
1、时间:__________和___时期。
2、措施:继续推行休养生息政策。
(1)注重__________,提倡以农为本,要求各级官吏关心农桑,并进一步减轻_______和_______。
(2)重视“____________”,废除了一些严刑苛法。
(3)提倡____________,反对奢侈浮华。
3、表现:文景时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人民生活_______。当时的国力有了很大的增强。这一时期的统治局面,历史上称为“_____________”。
汉初实行的休养生息政策是道家“无为而治”的思想在经济政策中的体现。
探究一:秦亡汉兴的原因及启示:
探究二:汉初实行休养生息政策的原因和影响。
探究三:(2022年广西贺州)阅读下列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汉文帝在位期间,继续执行与民休息和轻徭薄赋的政策,大力恢复经济。文帝前元二年(公元前178年)、十二年,两次降低当年田租之半,十三年更是全免田租。……徭役也相应减轻,将原来每年服役一个月改为“三年而一事”。到汉景帝时,他继续执行文帝的政策,继位当年即下诏将田租由十五税一减为三十税一。景帝重视农业生产,曾和百官一起劝农,并令皇后督导植桑、养蚕、织布诸事宜。因而当时“海内殷富”,取得了较为显著的政治、经济效果,汉朝从国家初定走向繁荣昌盛过渡。
——摘编自部编版义务教育教科书《中国历史教师教学用书》七年级上册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汉文帝与汉景帝治国的共同措施。简析这些措施的影响。
谈谈本节课的收获和不足……
【知识拓展】秦朝与西汉初年在治国思想方面的异同
项目
秦朝
西汉初年
治国思想
法家思想
黄老学说(道家)
原因
全国刚刚统一,需要强有力的手段加强对全国的统治;实现政治、经济、文化、军事等方面的统一
为了巩固政权和稳定社会局势;吸取秦因暴政导致速亡的教训;汉初民生凋敝,急需恢复社会生产力
表现
加强中央集权,严刑重典,横征暴敛
休养生息,“无为而治”,轻徭薄赋
结果
成为短命王朝
经济迅速恢复发展,出现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治世“文景之治”
启示
政府要重视民生,要以人为本,要注意减轻人民的负担
一、选择题
1.西汉初年,汉高祖为了巩固政权、稳定局势,采取了休养生息的政策。汉高祖就是(????)
A.刘彻 B.刘秀 C.刘邦 D.刘恒
2.《汉书食货志》记载,西汉刚建立时,“民失作业,人相食,死者过半。”针对这种状况(???)
A.郡县制 B.休养生息 C.盐铁官营 D.统一铸币
3.公元前202年,刘邦建立汉朝,定都长安,史称西汉。这一年处在(???)
A.公元前2世纪初 B.公元前2世纪末C.公元前3世纪初 D.公元前3世纪末
4.汉陵考古队对汉文帝霸陵进行了考古挖掘,并取得重大发现。某位考古学家说:“这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