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2025年陇南市实验初级中学高层次人才引进(34人)笔试备考试题附答案详解(突破训练).docx
文件大小:74.46 KB
总页数:57 页
更新时间:2025-06-06
总字数:约3.81万字
文档摘要

2025年陇南市实验初级中学高层次人才引进(34人)笔试备考试题

第一部分单选题(80题)

1、国际法是指适用于主权国家之间以及其他具有()的实体之间的法律规则的总和。

A.国际贸易

B.国际人格

C.国际语言

D.国际合作

【答案】:B

【解析】国际法是适用于主权国家之间以及其他具有国际人格的实体之间的法律规则总体。国际人格是指国际法主体具有独立参加国际关系并直接承受国际法上权利和义务的能力。具有国际人格的实体在国际法律秩序中能独立地参与国际关系,享有权利并承担义务。而国际贸易主要是指不同国家(或地区)之间的商品和劳务的交换活动,并非是衡量适用国际法规则实体的关键要素;国际语言是在国际交往中使用较为广泛的语言,和适用国际法的实体特性无关;国际合作是国家之间为实现共同利益而进行的协作行动,也不是界定适用国际法规则实体的标准。因此,正确答案所填内容应是国际人格。

2、下面句子没有语病的是()。

A.这个季度亏损减少了两倍

B.这样的活动乐意使农民接受

C.会议是在酷热的气温中召开的

D.三个质量管理小组分获一、二、三等奖,奖金额分别为1000元,800元500元

【答案】:D

【解析】“减少”不能用“两倍”来表述,数量减少只能用分数或百分数,所以“这个季度亏损减少了两倍”存在语病;“使”字句语序不当,应是“使农民乐意接受”,“这样的活动乐意使农民接受”有语病;“酷热”用来形容天气,不能直接修饰“气温”,“会议是在酷热的气温中召开的”搭配不当;“三个质量管理小组分获一、二、三等奖,奖金额分别为1000元,800元500元”表述清晰合理,不存在语病。所以没有语病的句子是“三个质量管理小组分获一、二、三等奖,奖金额分别为1000元,800元500元”。

3、很多机构对员工的培训十分重视,每年投入大量人力、物力和资金,但也有不少机构在此方面甚少投入。对于一个机构来说,在培训上的投入实际上属于()。

A.费用

B.投资

C.福利

D.利润

【答案】:C

【解析】机构对员工培训投入,目的是提升员工能力与满意度,这是对员工的关怀措施,培训投入实质属于福利,是机构给予员工除工资外的待遇。

4、十九大指出,()是当代中国精神的具体体现,凝结着全体人民共同的价值追求。

A.社会主义价值观

B.社会主义道德观

C.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D.社会主义思想品德建设

【答案】:C

【解析】十九大报告明确指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当代中国精神的集中体现,凝结着全体人民共同的价值追求。社会主义价值观表述不准确,并非官方规范性表述;社会主义道德观主要侧重于道德层面的观念,未涵盖当代中国精神集中体现和全体人民共同价值追求的内涵;社会主义思想品德建设是一个具体的建设领域,并非当代中国精神的具体体现及人民共同价值追求的凝结。所以正确答案对应的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5、在某次学术会议上,有人发现:凡是认识李博士的人,张教授都认识;只要是有些人不认识的人,赵研究员全都认识;新参加会议的研究生小王不认识与会的任何人。根据以上陈述,可以得出()。

A.张教授与赵研究员相互认识

B.张教授认识赵研究员,但赵研究员不认识张教授

C.张教授与赵研究员相互不认识

D.张教授不认识赵研究员,但赵研究员认识张教授

【答案】:A

【解析】由“小王不认识任何人”能够得出“小王不认识李博士、张教授”。依据“只要是有些人不认识的人,赵研究员全都认识”,可以知道“赵研究员认识李博士、张教授”。再根据“凡是认识李博士的人,张教授都认识”能够推知“张教授认识赵研究员”,这也就意味着张教授与赵研究员相互认识。

6、根据《江西省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办法》的规定,城市居民家庭有下列哪种情形的,可以享受最低生活保障待遇:

A.购买商品房或者自建房屋的

B.持有非农业户口的城市居民,共同生活的家庭成员月人均收入低于其户籍所在地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的

C.使用移动电话或者摩托车、空调器、计算机等非基本生活必需的消费品的

D.家庭日常生活消费水平明显高于当地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的

【答案】:B

【解析】判断能否享受最低生活保障待遇需依据相关规定。购买商品房或者自建房屋,说明家庭有一定经济实力来进行房产购置,不符合享受低保待遇的条件;使用移动电话、摩托车、空调器、计算机等非基本生活必需的消费品,意味着家庭在满足基本生活之外还有能力消费这些非必要物品,也难以符合低保标准;家庭日常生活消费水平明显高于当地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显然不应该再享受低保。而持有非农业户口的城市居民,当共同生活的家庭成员月人均收入低于其户籍所在地最低生活保障标准时,符合享受最低生活保障待遇的条件。

7、某日,12岁的李某在学校殴打同桌温某,致使温某头部受伤,事后温某共花去医药费8000元。据此,下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