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度退役军人事务部直属事业单位招聘工作人员(11人)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
第一部分单选题(80题)
1、事业单位工作人员按岗位划分,不包括()。
A.管理岗位
B.专业技术岗位
C.实习岗位
D.工勤技能岗位
【答案】:C
【解析】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岗位通常分为管理岗位、专业技术岗位和工勤技能岗位这三种类型。管理岗位承担领导职责或管理任务;专业技术岗位从事专业技术工作,具有相应专业技术水平和能力要求;工勤技能岗位承担技能操作和维护、后勤保障、服务等职责。而实习岗位并非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岗位的正式分类,只是一个阶段性的工作经历形式,所以本题答案是不包括实习岗位。
2、继承开始的时间即为继承发生效力的时间,那么继承开始的时间应是()。
A.继承人表示接受的继承的时间
B.被继承人死亡的时间
C.遗产被确定的时间
D.遗产分割的时间
【答案】:B
【解析】继承开始的时间即继承发生效力的时间。继承是指自然人死亡后,由法律规定的人或遗嘱指定的人依法取得死者遗留的个人合法财产的法律制度。因此,继承开始的前提条件是被继承人死亡。只有当被继承人死亡这一事实发生时,继承法律关系才会产生,继承人才能依法开始行使其继承权。而继承人表示接受继承的时间,这只是继承人对继承权利的一种主观意思表示,并非继承开始的时间节点。即使继承人没有及时表示接受继承,只要继承开始的事实已经发生,其继承权依然存在。遗产被确定的时间,是对遗产范围和内容进行明确的时间点,它是在继承开始后才会涉及的环节,目的是确定可供继承的财产具体有哪些,并非继承开始的时间。遗产分割的时间,是指将遗产分配给各个继承人的时间,这是在继承开始之后,各继承人就遗产分配达成一致或者按照法律规定进行分配的时间,也不是继承开始的时间。综上,继承开始的时间应是被继承人死亡的时间。
3、下面句子中,语法结构与其他三句不同的是()。
A.李老师戴上老花镜看报
B.老张赶驴子到河边饮水
C.小王骑车到医院看叔叔
D.赵师傅找尺子量玻璃
【答案】:B
【解析】第一句,李老师分别是“戴上老花镜”和“看报”两个动作的主语。第三句,小王是“骑车到医院”和“看叔叔”两个动作的主语。第四句,“找尺子”和“量玻璃”的主语都是赵师傅。故第一句、第三句、第四句都属于连动句。第二句,“驴子”先是充当“赶”的宾语,又充当了“饮水”的主语,该句属于兼语句,语法结构与其他三句不同,当选。
4、儿童能够发现物体在水中所受浮力与物体排开的水量有关,而与物体的质地无关。按照皮亚杰的观点,这表明儿童的认知发展水平已处于()。
A.感知运动阶段
B.前运算阶段
C.具体运算阶段
D.形式运算阶段
【答案】:D
【解析】本题可根据皮亚杰认知发展阶段理论各阶段的特点,来判断儿童处于哪个认识发展水平。-**感知运动阶段**:这一阶段儿童主要通过感知和动作来认识世界,他们依靠感觉和动作适应外部环境,从出生时的本能性反射动作逐步发展到有目的的活动。此阶段儿童还不能进行抽象的逻辑思维,更无法理解物体在水中受到的浮力与物体排开水量以及质地的关系,所以不符合题意。-**前运算阶段**:该阶段儿童开始运用象征符号进行思维,但思维具有自我中心性、不可逆性、刻板性等特点。他们往往只能从自己的角度看待事物,难以进行抽象的逻辑推理和守恒概念的理解,也无法对浮力与物体排开水量、质地的关系进行科学的认知,因此该阶段也不符合。-**具体运算阶段**:儿童在这一阶段获得了守恒概念,能凭借具体事物或从具体事物中获得的表象进行逻辑思维和群集运算,但他们的思维仍需要具体事物的支持。虽然已经有了一定的逻辑思维能力,但对于像浮力这样较为抽象的物理概念,仅凭借具体运算思维还不能很好地理解其与物体排开水量和质地的关系,所以该阶段也不正确。-**形式运算阶段**:此阶段儿童的思维已经超越了对具体的可感知事物的依赖,能以命题形式进行思维,并能发现命题之间的关系,能进行假设-演绎推理,能理解符号的意义、隐喻和直喻,能做一定的概括,其思维发展水平已接近成人。儿童能发现物体在水中受到的浮力与物体排开的水量有关,而与物体的质地无关,这体现了儿童能够进行抽象的逻辑推理和科学的探究,符合形式运算阶段的特点。综上,儿童的认识发展水平已处在形式运算阶段。
5、50个数,1、2、3、2、3、4、3、4、5、4、5、6、5、6、7、6、7、8…之和是()。
A.568
B.497
C.523
D.491
【答案】:D
【解析】1、首先分析原式的规律:-原式((1+2+3)+(2+3+4)+cdots+(16+17+18)+(17+18)),可以发现从((1+2+3))到((16+17+18)),一共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