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2025年黑龙江省农村信用社联合社招聘(97人)模拟试卷含答案详解(考试直接用).docx
文件大小:76.44 KB
总页数:58 页
更新时间:2025-06-06
总字数:约3.87万字
文档摘要

2025年黑龙江省农村信用社联合社招聘(97人)模拟试卷

第一部分单选题(80题)

1、调查报告与工作总结的共同点是()。

A.目的

B.人称

C.阐明方法经验

D.用材料证明观点

【答案】:D

【解析】调查报告是对某一情况、某一事件“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分析研究,揭示出本质,寻找出规律,总结出经验,最后以书面形式陈述出来。工作总结则是对已经做过的工作进行全面的回顾、分析和研究,肯定成绩,找出问题,得出经验教训,摸索事物的发展规律,用于指导下一阶段工作的一种书面文体。在目的方面,调查报告主要是为了了解事实、发现问题、提供决策依据等;而工作总结重点在于回顾自身工作过程、评估工作成果、改进后续工作,二者目的不同。人称上,调查报告通常采用第三人称客观描述调查对象和情况;工作总结一般用第一人称来叙述自己的工作情况。阐明方法经验并非二者的普遍共同点,调查报告更侧重于呈现调查结果和相关分析,工作总结虽会提及工作方法和经验,但不是二者的核心共性。用材料证明观点是调查报告和工作总结的共同点。调查报告需要通过大量的调查材料来证明观点和得出结论;工作总结同样需要用工作中的具体事例、数据等材料来佐证工作成绩和存在的问题等观点。所以共同点是用材料证明观点。

2、周某在珠宝店选购首饰时,趁售货员不备,用自己事先准备好的假首饰替换了售货员拿出的价值4000元的真首饰,那么周某的行为构成()。

A.侵占罪

B.巨额财产来源不明罪

C.挪用公款罪

D.盗窃罪

【答案】:D

【解析】本题可根据各罪名的构成要件来分析周某的行为。周某趁售货员不注意,将自己准备好的假首饰与售货员取出的价值4000元的真首饰调换,目的是非法占有该真首饰,这属于以秘密窃取的手段获取他人财物的行为。侵占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将代为保管的他人财物、遗忘物或者埋藏物非法占为己有,数额较大,拒不交还的行为。本题中,首饰并非由周某代为保管,也不属于遗忘物或埋藏物,所以不构成侵占罪。巨额财产来源不明罪是指国家工作人员的财产或者支出明显超过合法收入,差额巨大,本人不能说明其来源是合法的行为。周某并非国家工作人员,且该行为并非是财产来源不明的情况,所以不构成巨额财产来源不明罪。挪用公款罪是指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挪用公款归个人使用,进行非法活动的,或者挪用公款数额较大、进行营利活动的,或者挪用公款数额较大、超过三个月未还的行为。周某并非国家工作人员,也不存在挪用公款的行为,所以不构成挪用公款罪。盗窃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秘密窃取公私财物数额较大或者多次盗窃、入户盗窃、携带凶器盗窃、扒窃公私财物的行为。周某趁售货员不注意调换首饰的行为符合盗窃罪中秘密窃取的特征,故其行为构成盗窃罪。

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

A.解放生产力和发展生产力

B.共同富裕

C.消灭剥削

D.消除两极分化

【答案】:A

【解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解放生产力和发展生产力。生产力是社会发展的最根本的决定性因素,社会主义的根本目标是实现共同富裕,而实现这一目标必须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只有不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才能为巩固社会主义制度建立雄厚的物质技术基础;才能摆脱经济文化落后状态,缩小历史遗留下来的与发达国家的差距,赶上以至超过发达国家,充分显示社会主义的优越性;才能不断增强综合国力,提高我国的国际地位。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是社会主义本质的内容,但并非根本任务。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根本目标,而非根本任务。

4、依据我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的规定,任何经营场所均不得向未成年人出售()。

A.食品

B.烟酒

C.生活用品

D.娱乐用品

【答案】:B

【解析】我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对保护未成年人身心健康、引导其健康成长有诸多规定。在经营场所商品销售方面,食品是维持人体正常生理功能所必需的物质,是日常生活的基本需求,经营场所向未成年人出售食品有助于满足其生存和生长发育的需要,所以任何经营场所通常可以向未成年人出售食品。生活用品是满足人们日常基本生活的各类物品,如洗漱用品、清洁用品等,向未成年人出售这些用品是合理且常见的,不会对未成年人造成不良影响。娱乐用品可以丰富未成年人的课余生活,促进他们的智力发展和社交能力提升,经营场所有售卖娱乐用品给未成年人的情况。然而,烟酒对未成年人的身体发育和健康有着严重危害。未成年人正处于身体发育阶段,身体器官尤其是肝脏、肺部等还未发育完全,烟酒中的有害物质如尼古丁、焦油、酒精等进入体内后,会对其身体器官造成不可逆的损伤,增加患各种疾病的风险,还可能影响未成年人的正常学习和生活,诱导其产生不良行为和习惯。为了切实保护未成年人的身心健康,我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明确规定任何经营场所不得向未成年人出售烟酒。因此正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