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阳区仁风镇中学教师备课教案纸
PAGE
PAGE2
科目 信息技术 年级 八 备课人王奉田总课时序号2
课题
鲁教版2018新版第四册1.2表格修改有章法
课时序号
2
教
学
目
标
1.掌握修改数据的方法。
2.学会调整表格结构。
3.学会设置单元格格式。
4.学会美化表格。
教学重点
掌握修改数据和工作表的方法。
教学难点
美化表格
教法学法
1.观察法2.演示法3.实践法4.小组合作法
课前准备
1.教学环境
软件环境:多媒体网络教学软件、WPS表格软件等。
硬件环境:多媒体网络教室。
2.教学资源
教学课件、教学范例、待编辑的表格资料
教学过程
补记
组织课堂,引入新课
师生问好,进入教学。
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小智在检查自己建立的“家庭日常收支”记录表时,发现账单中有些数据记错了,有些数据漏写了,并且账单不够美观。这些问题如何解决呢?
一、修改数据
修改单元格中数据的方法有整体覆盖法和部分修改法两种。
学生自主学习“探究实践一”。
二、修改工作表
1、插入行或列
让学生自主学习教材中的“探究实践二”,掌握插入行或列的方法
2、调整行高和列宽
让学生自学“探究实践三”,学会精准调整行高和列宽的方法,并利用“教你一招快速调整行高和列宽”,让学生掌握另一种快速调整行高和列宽的方法。
3.修改工作表名称
学生自学“探究实践四”,掌握修改工作表名称的方法。
三、美化表格
1、添加单元格边框和底纹
灵活采用学生自主探究和教师示范讲解相结合的方式,通过完成教材中的“实践探究五”,学会单元格边框和底纹的添加方法。
方法①:添加边框:选中单元格区域,单击“开始”选项卡中的“”按钮,根据需要选择边框类型,也可单击最下方的“其他边框(M)...”,打开“单元格格式”对话框,从中选择线条样式、颜色、预置、边框等。
添加底纹:选择单元格区域,单击“开始”选项卡中的“”按钮,选择一个合适的底纹颜色。
方法②:选择单元格区域,鼠标右键,选择“设置单元格格式”,在单元格格式对话框中选择“边框”或者“图案”进行设置。
2.设置数据对齐方式
学生自学“探究实践六”,学会设置数据的水平对齐和垂直对齐两种对齐方式。
学生小组合作的方式,自主探究“教你一招”,学习利用表格样式快速美化表格的方法。
四、巩固提升
综合运用本课所学的知识和技能,对“小智的一周消费记录”表按要求进行修改。
要求:
1.将A1:J1合并居中。
2.将A10单元格中的“一周合计”修改为“周合计”。
3.调整第1行行高为20磅,第A-E列列宽为10字符。
4.将表格中的所有数据对齐方式设置为“水平居中对齐”“垂直居中对齐”,并美化表格。
五、总结
1、组织学生先进行组内的成果分享与交流,引导学生分享交流本节课的新收获,学习到的修改和美化表格的方法,并鼓励学生在组内展示交流各自的学习成果。
2、教师总结本节课知识点:(1)行或列:插入、修改行高列宽;(2)工作表的插入、重命名;(3)添加边框和底纹;(4)数据对齐方式。
教师可通过展示在表格中
输入错误数据后,需要根据实际情况对数据进行修改、删除、移动和复制等操作,引出本课主题:表格修改有章法。
教师引导学生不仅掌握这两种方法,而且总结这两种修改数据的方法的各自适用情景
本部分以任务驱动法为主,在教学时,建议教师将各个学习任务融入问题情景中展开教学。
教师要注意及时总结、检查学生自学成果,并及时点评。
添加单元格边框和底纹是本课的一个教学难点。
教师可引导学生思考掌握多种设置边框和底纹的方法。
利用单元格格式对话框设置的方法可以和设置边框和底纹结合起来,统一设置。
本习题综合性较强,教师可利用该任务检测学生的学习质量,学生也可据此检测自己对知识的掌握情况、
教学后记
针对教学实际,教学中的某个环节、某个问题、教案的使用等方面写出自己真切的感受。
本课主要介绍表格数据和结构修改的方法。在导入环节,教师可通过展示在表格中输入错误数据后,需要根据实际情况对数据进行修改、删除、移动和复制等操作,引出本课主题:表格修改有章法。
教材通过六个探究实践,借助初步创建的“家庭收支账单.xlsx”,引导学生一步步进行自主探究学习。本课实践操作较多,教师可以对学生进行适当分组。在教学时,教师可根据教学任务的不同难度,组织引导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动手实践,讨论交流并完成任务。每个任务结束后,可按小组评选出每组的最佳作品和具有典型问题的作品,通过展示、交流、分享,引导学生深入思考、释疑解难,教师可依据学生的学习反馈情况做适当的点拨、归纳和评价,以评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