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英语由EGP转向ESP的探索
1引言
一带一路战略的实施给我国乃至世界的经济带来了机遇和挑战,给大学生提供了广阔的就业市场,同时也对大学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那就是要具备更娴熟的英语沟通和应用能力,更扎实的专业知识。在这种新形势下,大学英语教学也要适应时代发展和要求,由传统的EGP教学转向ESP教学便成为迫切需求。
2EGP和ESP关系综述
EGP(EnglishforGeneralpurpose),也就是通用英语、基础英语的缩写。它是以培养学生的英语语言基本知识为主要目标的课程,主要在英语的听、说、读、写、译等各个方面提高学生的英语基本技能。它是一门语言课程,是一门基础课程,也是一门通识教育课程。
ESP(EnglishforSpecificPurposes),也就是专业英语、专门用途英语的简称。它是以培养学生的专业英语知识和英语技能为主要目标的课程,主要培养学生在工作环境中运用英语来从事专业工作的能力。它以英语为工具和载体,帮助学生进行专业的学习和交流,从而更好地完成工作。
3由EGP转向ESP对英语教师提出的要求
能够顺利实现由EGP向ESP的转向,关键的一环便是英语教师。因此对英语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3.1对英语教师的专业知识提出更高的要求
顺应ESP教学的需要,英语教师不但要具备扎实的英语基本知识,还要深入了解行业对学生的要求,掌握专业知识技能。以汽车技术服务专业群为例,它可以包括汽车运用与维修技术、汽车车身维修技术、汽车营销与服务、新能源汽车运用与维修等专业。在ESP教学中,教授这部分专业学生的英语教师,就要深入到行业中去调研了解专业知识,与专业教师进行交流,具备基本的相关专业知识。这样,才能更好地实现ESP的教学任务和教学目标。
3.2对教师的教学技能提出了更高要求
教学技能是教师最基本的职业技能,对教师提高教学质量、完成教学任务和增强教学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但在ESP教学中,教师除了具备基本的教学技能外,还需要具备学科专业和学科思维。如何把专业英语课程上得生动有趣、高效易懂,这就离不开让学生在“做中学”。这就要求教师研究行业特点,结合教学内容,研究多种教学渠道、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的融合。教师还要结合专业发展状况,行业发展前景,不断更新内容,创新教学方法。
4EGP转向ESP的思路
4.1ESP的定位
《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的基本出发点是:大学英语教学的重心要转向学习者、能够满足学生的需要。这是ESP教学的基础和根本。ESP中的“专门”是指目的,而非指英语语言本身。ESP是英语语言的一部分,为了某个目的或用途形成了有专业特色的语域和语篇。它是满足学习者特定需要的英语,所以ESP教学仍然是英语语言教学的一个分支。
4.2实施过程方面
ESP和EGP既有区别又有联系,不能片面地把两者一刀切,成为互不相干的两种教学。EGP是基础,没有EGP的学习,ESP教学是难以推进的。ESP是EGP的应用,是EGP的延续和扩展。因此在实施从EGP转向ESP的过程中,不能把EGP砍掉,而是要在低年级开设EGP的基础上,高年级采用渗透式的教学方式,针对不同年级、不同专业在授课过程中逐步增加ESP的教学内容和训练,逐渐实现由EGP向ESP的转变,不能直接越过EGP,直接开始ESP教学。在转向的过程中,可以根据不同学生的水平,适当缩减EGP课时,合理有效地为高水平学生增加ESP的课时。
4.3教学内容方面
为了保证教学内容的科学性、系统性、针对性,就要做到把英语教学与专业教学相结合。英语教师可以尝试把专业内容与语言训练相结合,在语言操练时,循序渐进地加入专业词汇、专业场景,以提高英语在专业中的交际作用。以汽车技术服务专业为例,在听说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选取汽车运用与维修、汽车营销与服务等方面的相关词汇、专业知识,整合进听说材料中,让学生在“做中学”,在专业场景中运用英语。这样,既提高了英语水平又巩固了专业知识。实践证明,“做中学”的方式能够极大的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学习兴趣,增强学生的学习动机,最大程度上发挥学习优势。
4.4教学质量评价方面
虽然ESP有着灵活、直观的优势,但在转向的过程中,难免会出现一些问题。例如教师对专业知识的掌握不足以支持ESP教学的需要,专业知识和英语语言的结合不够密切等等。ESP教学要体现不同专业的特点,教师要根据不同专业开展有特色的教学,将不同的教学方法融入到英语教学中,形成各有特色的教学格局,形成多元化的教学风格。在教学能容上要更多地呈现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训练的素材,不断丰富大学英语教学的内容和方式,从而使语言学习具有较强的应用型、实践性和专业性,提高教学质量。评价体系尽量多元化,要涉及不同的考评体系。以往的教学评价体系大多以课堂表现和期末考试为主。为了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