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Web前端开发技术项目教程(HTML5 CSS3 JavaScript)(微课版)-课程标准、授课计划.doc
文件大小:1.22 MB
总页数:19 页
更新时间:2025-06-07
总字数:约8.33千字
文档摘要

PAGE4

《Web前端开发技术》课程标准

一、课程定位

《前端技术开发》课程是所有计算机相关专业的专业基础课程。本课程用于培养学生具有网页设计制作,网站管理与维护等岗位需求的综合职业素质和职业技能,为学生学习《HTML5应用开发》、《PHP程序设计基础》、《JavaWeb应用开发》等后续职业课程打下基础。

二、课程目标

依据岗位工作需要结合专业人才培养需要,科学合理确定课程培养目标,明确

学生的知识、能力和素质要求的基本要求。着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增强学生的职业适应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为落实立德树人这一根本任务,课程教学要充分考虑课程思政和劳动教育,建议将思政教育目标和劳育目标单列,或者融入素质目标。找准切入点,包括爱国主义精神、团队精神、工匠精神等,把课程教学和思想政治教育很好地结合起来,在潜移默化中实现“三全育人”。

本课程以对计算机网页设计制作、网站管理与维护人才的能力需求为导向,针对高职学生的认知特点,以企业典型产品项目或学生创新项目为载体。每个项目采用以学生为中心、基于工作过程的项目驱动式教学方法,项目蕴含的核心技能用若干生动、直观的案例进行导入。形成从简单到复杂的系统化教学项目,突出学生的教学主体作用,重视职业能力的培养,充分体现课程教学的职业性、实践性和开放性。让学生在循环进行项目过程中培养网页设计制作的综合职业技能和职业素质。

课程具体目标为:

1.知识目标

(1)了解网页与网站的概念,静态网站与动态网站的概念,网站的分类。

(2)了解HTML语言的结构、格式、标记及相关属性。

(3)了解需求分析的概念与内容,网站结构知识,网站的开发流程。

(4)了解网页设计的基本原则,网页版面布局要求。

(5)知道文件与文件夹的命名规则,Dreamweaver工具的工作界面,“文件”面板使用方法。

(6)知道站点的创建方法,站点的管理方法。

(7)认识标题、段落等创建文本的标记。

(8)认识图片、超链接等网页常用标记及属性。

(9)认识表格结构化标记,表格样式的属性设置。

(10)认识表单及表单控件标记及属性。

(11)认识文档流,块级元素和行内元素;

(12)了解DIV标记的用法;

(13)认识盒子模型中的4个要素;

(14)知道CSS属性display的设置;

(15)学会float属性的设置;

(16)学会position属性的设置;

(17)知道HTML5音频和视频的用法;

(18)了解常用列表标记,学会使用列表CSS样式设置;

(19)JavaScript的基本语法;

(20)JavaScriptDOM和HTMLDOM事件和对象。

2.能力目标

(1)会手工编写HTML代码。

(2)掌握规划网站结构,建立站点与管理站点的能力。

(3)熟练掌握利用表格进行页面布局的能力。

(4)掌握编辑文本与图像的能力。

(5)熟练掌握创建网页超链接的能力。

(6)熟练掌握使用表单进行用户交互的能力。

(7)熟练掌握使用CSS+DIV进行页面布局的能力;

(8)掌握插入动画、视频等控件对象的能力;

(9)掌握制作交互页面和框架页面的能力;

(10)掌握使用JavaScript创建页面特效的能力;

(11)掌握网站测试与发布的能力;

3.素质目标

(1)具有一定策划能力;

(2)具有一定想象力;

(3)具有色彩感悟能力;

(4)具有结构布局能力;

(5)提高学生走向社会发展所需要综合职业技能和职业素质;

(6)培养学生良好的职业认同感与职业价值观,提高团队协作意识;

4.思政目标/劳育目标/美育目标

(1)培养学生具备自主学习能力和主动学习意识;

(2)培养耐心细致的职业素养;

(3)培养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

(4)培养学生具有健康的生活习惯、积极人生态度、正确的人生观;

(5)培养学生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和国家认同感;

(6)培养学生具备坚定的理想信念。

三、课程内容组织

1.课程设计理念

从网页设计与制作的实际需要出发,全面、系统地介绍网页设计与制作的相关知识,并配合大量典型案例,加强对学生实际操作与应用能力的培养。以对计算机网页设计制作、网站管理与维护人才的能力需求为导向,针对高职学生的认知特点,以企业典型案例为载体。形成从简单案例到复杂案例的系统化教学,突出学生的教学主体作用,重视职业能力的培养,充分体现课程教学的职业性、实践性和开放性。让学生在递进式案例教学过程中培养网页设计制作的综合职业技能和职业素质。

以职业素养为依托、以学生为主体、以技能培养为主线,用好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把思想政治教育融入到各类课程的教学中,形成协同效应,开展面向新一代前端相关技术的教学、课程研发、人才培养和技术服务。

科学的把思想政治教育融入课程教学的各环节、各方面,以“隐性思政”的功用,与专业课程一道,使思想政治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