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2024—2025学年度山东省淄博第一中学高二第二学期5月阶段素养调研历史试题(含答案)【选择性必修三册】.docx
文件大小:1.45 MB
总页数:9 页
更新时间:2025-06-07
总字数:约6.27千字
文档摘要

淄博一中2023级高二下学期阶段素养调研检测

历史试题

注意事项:

1.本试题分第I卷和第I卷两部分。第I卷为选择题,共45分;第II卷为非选择题,共55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为90分钟。

2.客观题请将选出的答案标号(A、B、C、D)涂在答题卡上,主观题用0.5mm黑色签字笔答题

第I卷(共45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表1展示的是经考古发掘、距今约8500-7000年的部分地区聚落遗存。这表明,当时

表1

遗址名称

遗存

兴隆洼(内蒙古及东北地区)

出土了鹿、匏、猪、鱼、蚌、粟、黍等动植物遗存

裴李岗(河南)

发现有粟、黍、核桃等植物遗存;动物遗存较为丰富有哺乳类、软体类、爬行类、鱼类和鸟类

城背溪(湖北)

发现有炭化稻谷,动物遗存皆属于野生动物,以鱼骨和鳖甲较多

北福地第一期遗存(河北)

发现山胡桃和栎属植物果实,以及大量野生动物骨骼

A.人类生存条件得到改善B.原始农业占据主导地位

C.区域经济存在交流互动D.先民深受自然条件制约

2.有学者认为,周公时代变革的最大结果,是神权退场,这让中国的文化过于“早熟”;战国时代变革的最大结果,是贵族退场,这让中国的政治过于“早熟”。而其他人类文明中,神权和贵族的退场,都发生在1500年之后的所谓近现代时期。材料中两个“早熟”的结果分别表现为

A.分封制度和郡县制度的建立B.以德治国和以法治国的实施

C.周公礼制和官僚政治的形成D.皇帝制和三公九卿制的创建

3.图1为某学者整理的中国北方地区东周时期两种少数民族遗存分布示意图。如果将这两种考古遗存的地点连接起来,可以大致形成两条与战国长城大体平行的条带。这可以用来说明

图1

A.长城的军事防御功能弱化B.华夏认同观念得到发展

C.多元一体的民族格局稳定D.北方游牧民族入主中原

4.清初学者王夫之说:“秦以私天下之心而罢侯置守,而天假其私以行其大公。”即置郡县为“行其大公”。民初学者章太炎说:“古先民平其政者,莫遂于秦。”“平其政”即“使人们在政治上平等”。“行其大公”和“平其政者”体现在

A.百姓不再是封君的属民B.政务处理的高度程序化

C.依据才干政绩任免官吏D.郡县制更利于皇帝集权

5.西汉中期以来,逐渐形成一批盘根错节的高门世族,他们世代通经入仕,既拥有宗族和经济势力,又有政治、文化背景,周围聚集了众多的门生故吏,对地方甚至朝廷政治进行干预和影响。这一局面

A.是外戚和宦官专权的产物B.是儒学的地位提高的结果

C.是君权和相权斗争的结果D.是科举制扩大影响的表现

6.如表是两汉时期三公中丞相、御史大夫的官职名称及职权变化。据此可推知,这些变化

朝代

官职名称

职权

官职名称

职权

出处

西汉

丞相

总理百政

御史大夫

监察百官

《汉书·百官公卿表第七上》

东汉

司徒

分管民事

司空

掌水土事

《后汉书·志第二十四·百官一》

A.利于提高地方治理水平B.提高了中央行政效率

C.促进了国家决策合理化D.强化了君主专制统治

7.从东汉末起,我国气候有了逐渐变冷的趋势。到了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气温降低更加明显,西北地区草原面积大幅度减少。史料记载,曹操在铜雀台(今河北)种植的橘子只开花不结果。这一情况带来的直接结果是

A.生态环境的恶化B.人口内迁与南迁

C.政权更迭频繁D.民族交流交融

8.汉魏六朝的小说中女性形象所占的比例极小,并且往往局限于上层贵妇。而在唐传奇中,女性形象几乎涉及社会各个领域、各种类型的女性,更有大量描写处于社会下层的婢妾、妓女、商妇甚至村妇的内容。这说明唐朝时期

A.社会风气影响女性观的嬗变B.开放氛围推动文学形式创新

C.理学的社会影响力有所减弱D.女性社会地位得到显著提升

9.藩镇是唐朝至关重要的军事要地,藩镇的统帅即为节度使,节度使不仅手握重兵,同时还兼管管理屯田的营田使及管理军需的支度使。天宝年间之后,又获得了对道采访使(监督州县)的掌管权力。这些现象

A.有利于加强中央对地方控制B.标志着郡县制度的彻底废除

C.必然导致藩镇割据局面出现D.表明中央集权制度面临危机

10.中唐以前,九品以上的官吏可以免税;五品以上士族的亲属,也能够免除赋役,社会地位颇高。但两税法实行后,“唯以资产为宗,不以丁身为本”,资产多者税多,资产少者税少。由此可知,这一举措的实施

A.促进了社会阶层的流动B.推动了商品经济的发展

C.削弱了权贵的经济优势D.改变了传统的社会结构

11.如果说汉代丝绸之路引发了各国之间互相接触的强烈愿望,那么到了隋唐这一愿望已经在很大程度上实现了......从商贸活动到文化交流,是一个飞跃性的发展,带来了文化融合的多元格局,并汇集为开创新时代的动力,最终形成了以隋唐为核心向四周辐射的文化圈。中外文化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