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年级5月学情调研测试
历史试题
试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75分钟)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15题,计45分)
1.腓尼基字母是当今世界广泛使用字母文字的共同起源。腓尼基字母的图形来自埃及的象形文字,腓尼基人用这些图形发展成了22个表示辅音的字母,从而形成了一种表音文字。这种文字随着腓尼基人传播到了希腊,希腊人在此基础上发展出了希腊字母。这说明()
A.腓尼基字母是现存最古老的文字
B.希腊是埃及和西亚文明的交汇点
C.和平交往成为文明传播唯一方式
D.文化交流推动了人类文明的发展
2.由于历史环境的不同,不同地区的文明呈现出多元发展的格局。下列文化现象的表述和图中位置对应正确的是()
A.①地出现世界上现存最早较完整的成文法典
B.②地人们创造了从1到9的数字,发明了“0”
C.③地莎草纸成为主要的书写材料和出口物资
D.④地曾出现马拉战车,较早饲养绵羊和山羊
3.下图是盛行于西欧的封建庄园平面图。下列有关该组织表述不准确的是()
A.中古西欧基本的农业经济组织,具有自给自足的特征
B.领主自营地由领主直接经营和耕种,收入归领主所有
C.庄园农奴和自由农民都需要为领主服一定时间劳役
D.庄园法庭审理庄园内的各种案件,维护庄园的秩序
4.下表为古代阿兹特克文明和印加文明农业生产情况。这反映出美洲()
阿兹特克文明
印加文明
地理环境
谷地多湖
高原山脉众多
农业生产情况
发明奇南帕农业-以木料和泥土于湖中建造漂浮的地皮,然后在上面种植作物
通过修建梯田将生产区域扩大到海拔4000米的高峰
A.农业生产重视创新B.经济结构的多元性C.文明之间缺乏交流D.土地资源较为富足
5.新航路开辟后,黄金贸易逐渐从穆斯林人手中转移到葡萄牙人手中,原本集中在北非奴隶贸易逐渐向美洲转移,威尼斯、热那亚等商业城市逐渐衰落,里斯本、塞维利亚等大西洋沿岸城市迅速崛起。这说明新航路的开辟()
A.促进了奴隶贸易兴起B.推动了新大陆的富足C.改变了世界贸易格局D.打破了各洲孤立状态
6.霍乱起源于印度恒河三角洲地区,最初是一种地方性疾病。从19世纪初开始,霍乱逐渐传播到全球,成为“19世纪的世界病”。在1817年至1923年的百余年间,霍乱共发生了六次全球大流行。对这一变化的理解正确的是()
A.殖民扩张加速了疾病在全球传播B.与第二次工业革命影响密切相关
C.迫使西欧贩卖黑奴缓解劳动力不足D.激化了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
7.17-18世纪被誉为早期资产阶级革命时期。以下对英、法、美三国资产阶级革命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英国资产阶级和新贵族共同领导了革命B.来克星顿枪声打响北美独立战争第一枪
C.民众攻占巴士底狱标志法国大革命爆发D.三国革命都结束了本国封建势力的统治
8.18世纪的英国,河边出现了轰鸣着机器的厂房,从棉纺织到形形色色的行业,开始用水力驱动机器生产商品,奔流的河水带来大把的金钱,也诅咒着工厂不得离开河流。碾碎这个“诅咒”的发明是()
A.珍妮纺纱机B.水力纺纱机C.水力织布机D.改良蒸汽机
9.恩格斯在《法兰西阶级斗争》(1895)导言中说,1848年《共产党宣言》强调的无产阶级“以暴力革命的方式夺取政权”的观点已经“陈旧”,肯定了19世纪末欧美无产阶级的议会斗争。这一变化()
A.表明恩格斯主张放弃暴力斗争形式B.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的与时俱进思想
C.基于欧美无产阶级已掌握民主权利D.表明社会主义从空想走向科学理论
10.19世纪70年代,英国人和法国人担任了埃及政府的要职,控制了埃及的财政和内阁。1879年埃及资产阶级政党祖国党成立,阿拉比任党主席。祖国党致力于“把祖国从屈辱、贫困、痛苦的深渊中拯救出来”,提出了“埃及是埃及人的埃及”的口号。这一口号旨在()
A.倡导和平斗争B.发展埃及经济C.唤起民族意识D.赢得国际支持
11.下图是近代英、中、美、德四国制造业产量占世界总产量比例示意图。
据此可知,图中的丙国是()
A.英国B.中国C.美国D.德国
12.新航路开辟后,欧洲商人的贸易清单中出现了显著变化:16世纪前,货物以丝绸、瓷器、香料为主,单次航程载货种类不超过10种;至18世纪末,单次航程常载有烟草、蔗糖、咖啡、白银、棉布等30余种货物,且数量呈数倍增长。这一变化主要得益于()
A.世界市场形成推动商品流通多元化B.欧洲民众消费习惯发生根本性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