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探工考试模拟题含参考答案解析
一、单选题(共70题,每题1分,共70分)
1.地震勘查精查时,控制第一水平内主要煤层的底板标高,其深度大于200m时,解释误差不大于()。
A、5%
B、9%
C、3%
D、7%
正确答案:C
2.对于电阻率方法,下列描述那一条是错误的?()
A、在一般情况下,岩浆岩电阻率最高,沉积岩最低
B、装置系数K只与电极间的空间排列位置有关
C、相同极距条件下,联合剖面法异常幅度不及对称四极剖面法
D、勘探深度除与电极距有关外,还与地下介质的电阻率分布有关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联合剖面法和对称四极剖面法在相同极距条件下,联合剖面法异常幅度通常大于对称四极剖面法,所以选项C描述错误。选项A,一般情况下岩浆岩电阻率较高,沉积岩电阻率较低,该描述正确;选项B,装置系数K确实只与电极间的空间排列位置有关,描述正确;选项D,勘探深度与电极距以及地下介质电阻率分布都有关系,描述正确。
3.一般情况下直流电法仪超前探测测量MN电极为25个时有效探测距离()米。
A、100|
B、120
C、60
D、80
正确答案:D
4.PROTEM瞬变电磁仪的输入信号道是()通道。
A、九
B、八
C、七
D、六
正确答案:D
5.每个生产矿井必须至少有()个以上能行人的安全出口通往地面。
A、2
B、1
C、4
D、3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每个生产矿井必须至少有2个以上能行人的安全出口通往地面,这样才能在遇到突发情况时,保证人员能够安全、迅速地撤离矿井。
6.三维地震勘探,直达波可以通过()来减小其影响。
A、选取较大炮检距
B、选取较小炮检距
C、选取较大药量
D、选取较小的药量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三维地震勘探中,直达波是地震波传播到接收点的最短路径,其能量较强,对有效波的干扰较大。选取较小的药量可以降低直达波的能量,从而减小其对后续地震波信号的影响。而选取较大药量会增强直达波等各种波的能量,不利于减小直达波影响;选取较大炮检距主要影响波的传播时间和波形特征等,对减小直达波影响作用不明显;选取较小炮检距也不能直接有效减小直达波影响。
7.采掘工作面的进风流中,氧气浓度不低于20%,二氧化碳浓度不超过()。
A、0.05
B、0.005
C、0.01
D、0.1
正确答案:B
8.在有一定走向的良导电极化体上,下列哪一种装置反映出更强的激电异常?()
A、横向中梯装置
B、纵向中梯装置
正确答案:A
9.最后到达的瑞利波以峰值形式出现在波列的末端,频率(),震相清晰,主要用于反射法槽波勘探。
A、高
B、低
C、不变
D、无规律
正确答案:A
10.矿用钻孔测井分析仪到达现场后检查仪器的()螺丝是否正常,扶正器的弹片能否正常收缩。
A、扶正器
B、主机
C、数据分析软件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到达现场后首先检查仪器的扶正器螺丝是否正常,扶正器的弹片能否正常收缩,以确保仪器在井下能够正常下井作业且保证测量的准确性等,主机和数据分析软件不是到达现场首先检查的部位。
11.现场急救的五项技术是:心肺复苏、止血、包扎、固定和()。
A、手术
B、呼救
C、搬运
D、人工呼吸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现场急救的五项技术是心肺复苏、止血、包扎、固定和搬运。心肺复苏是对心跳呼吸骤停患者采取的急救措施;止血是针对出血情况采取相应方法止住出血;包扎用于保护伤口、减少感染等;固定可防止骨折等损伤部位进一步移位加重伤害;搬运则是将伤员安全转移到合适地点以便后续进一步治疗,这五项技术共同构成了现场急救的重要内容。
12.直流电法勘探通常是通过一对接地电极A、B把电流供入大地,而通过另一对接地电极M、N观测岩石电阻率所必需的()信息。
A、电位或电位差
B、电压
C、视电阻率
D、电流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直流电法勘探通过A、B电极供入电流,通过M、N电极观测电位或电位差信息来计算岩石电阻率。在电场中,两点之间的电位差是与电阻率相关的重要参数,通过测量M、N间的电位差,并结合供电电流等信息,利用相关公式可计算出岩石的电阻率。
13.电穿透技术是利用()在空间传播时,其电流强度随岩层电阻率的大小而有规律变化的特性,进而计算出空间各点视电阻率的相对关系,作出反映探测区域富水性强弱的等视电阻率平面等值线图,为防治水提供可靠的依据。
A、磁场
B、电磁场
C、电场
D、其他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电穿透技术是利用电场在空间传播时,其电流强度随岩层电阻率的大小而有规律变化的特性,进而计算出空间各点视电阻率的相对关系,作出反映探测区域富水性强弱的等视电阻率平面等值线图,为防治水提供可靠的依据。
14.槽波地震中横波比纵波传播的慢,只在固体介质中传播,振动方向与传播方向()
A、垂直
B、呈30°
C、平行
D、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