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生理学习题库与参考答案解析
一、单选题(共50题,每题1分,共50分)
1.关于妊娠的维持,下列哪项描述是错的
A、一旦受精,黄体继续发育,分泌孕酮与雌激素
B、2周以后,胎盘的绒毛膜促性腺激素代替垂体的促性腺激素
C、绒毛膜促性腺激素的靶器官是子宫,刺激子宫不断发育,维持妊娠
D、8--10周后,胎盘又分泌孕酮与雌激素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绒毛膜促性腺激素的靶器官主要是卵巢黄体,刺激黄体继续发育,使其转变为妊娠黄体,妊娠黄体分泌孕酮与雌激素以维持妊娠,而非子宫。选项A中一旦受精,黄体继续发育分泌孕酮与雌激素是正确的;选项B中2周以后,胎盘的绒毛膜促性腺激素代替垂体的促性腺激素是正确的;选项D中8-10周后,胎盘又分泌孕酮与雌激素也是正确的。
2.细胞膜组成中,重量最大的是
A、糖类
B、胆固醇
C、脂质
D、蛋白质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细胞膜主要由脂质、蛋白质和少量糖类组成。其中脂质约占细胞膜总量的50%,蛋白质约占40%,糖类占2%-10%,所以重量最大的是蛋白质。
3.卵泡刺激素的作用是
A、促进卵泡的生长发育成熟
B、促进睾丸分泌雄激素
C、促进前列腺素的释放
D、促进子宫内膜生长
E、促进排卵和黄体生成
正确答案:A
4.心电图反映的是
A、心脏不同部位之间的电位差
B、心脏的静息电位
C、心脏与体表之间的电位差
D、体表不同部位之间的电位差
正确答案:A
5.下列哪一类神经纤维属于肾上腺素能神经
A、绝大部分交感神经的节后纤维
B、躯体运动神经纤维
C、副交感神经节后纤维
D、副交感的节前纤维
E、交感神经节前纤维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绝大部分交感神经的节后纤维释放去甲肾上腺素,属于肾上腺素能神经。副交感的节前纤维、副交感神经节后纤维释放乙酰胆碱,属于胆碱能神经;躯体运动神经纤维释放乙酰胆碱,属于胆碱能神经;交感神经节前纤维释放乙酰胆碱,属于胆碱能神经。
6.关于尿的形成,以下哪一项不正确
A、终尿量不及原尿的1%
B、原尿中NH3(NH4+)浓度低于终尿
C、原尿中几乎无蛋白质
D、原尿与血浆中葡萄糖浓度相等
E、原尿中有少量的红细胞
正确答案:E
答案解析:尿的形成过程中,肾小球的滤过作用使得血液中的小分子物质如葡萄糖、氨基酸、尿素、尿酸、水、无机盐等进入肾小囊形成原尿,血细胞和大分子蛋白质不能滤过,所以原尿中几乎无蛋白质,原尿与血浆中葡萄糖浓度相等,且原尿中无红细胞。原尿在流经肾小管时,大部分水、部分无机盐和全部葡萄糖等被重吸收,终尿量不及原尿的1%。同时,肾小管上皮细胞会分泌NH3等物质,使得原尿中NH3(NH4+)浓度低于终尿。
7.促进成熟卵泡排卵的是
A、孕激素高峰
B、雌激素第一个高峰
C、黄体生成素
D、雌激素第二个高峰
E、卵泡雌激素高峰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在月经周期中,黄体生成素(LH)在卵泡期逐渐升高,在排卵前达到高峰,促使成熟卵泡破裂排卵。孕激素高峰主要作用于子宫内膜等,为受精卵着床做准备;雌激素第一个高峰主要是在卵泡发育过程中对子宫内膜等产生影响;雌激素第二个高峰是在排卵后由黄体分泌形成,维持子宫内膜生长等;卵泡雌激素高峰主要是刺激卵泡发育等。所以促进成熟卵泡排卵的是黄体生成素。
8.在“影响尿生成的因素”实验中,错误的实验结果是
A、静脉注射生理盐水,尿量增加
B、静脉注射1:10000去甲肾上腺素0.5ml,尿量减少
C、电刺激迷走神经外周端,对尿量影响不大
D、静脉注射20%葡萄糖5ml,尿量增加
E、静脉注射垂体后叶素2单位,尿量增加
正确答案:E
答案解析:静脉注射垂体后叶素2单位,其中含有抗利尿激素,会使远曲小管和集合管对水的重吸收增加,导致尿量减少,而不是尿量增加。静脉注射生理盐水会使血浆胶体渗透压降低,有效滤过压升高,尿量增加;静脉注射1:10000去甲肾上腺素0.5ml,会使肾血管收缩,肾血流量减少,尿量减少;电刺激迷走神经外周端,释放乙酰胆碱,可使肾血管舒张,肾血流量增加,尿量增加;静脉注射20%葡萄糖5ml,血糖浓度升高超过肾糖阈,会出现渗透性利尿,尿量增加。
9.受体的化学本质是
A、脂质
B、蛋白质
C、糖类
D、核酸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受体是一类介导细胞信号转导的功能蛋白质分子,能识别周围环境中的某些微量化学物质,并与之结合,通过中介的信息放大系统,触发后续的生理反应或药理效应。所以受体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
10.下面哪一种情况下,心交感神经活动会减弱
A、肌肉运动时
B、由直立变为平卧时
C、动脉血压降低
D、血容量减少时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由直立变为平卧时,身体位置的改变使得心脏无需克服较大重力作用来维持血液循环,心脏的负荷相对减轻,心交感神经活动会减弱。而动脉血压降低、肌肉运动时、血容量减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