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生物安全证试题及答案.docx
文件大小:30.04 KB
总页数:25 页
更新时间:2025-06-07
总字数:约8.07千字
文档摘要

生物安全证试题及答案

一、单选题

1.下列哪种生物因子属于第一类病原微生物?

A.高致病性禽流感病毒

B.狂犬病病毒

C.伤寒沙门菌

D.白喉棒状杆菌

答案:A。第一类病原微生物是指能够引起人类或者动物非常严重疾病的微生物,以及我国尚未发现或者已经宣布消灭的微生物,高致病性禽流感病毒符合这一特征,而狂犬病病毒是第二类,伤寒沙门菌和白喉棒状杆菌属于第三类。

2.生物安全实验室防护水平最高的是?

A.一级生物安全实验室(BSL-1)

B.二级生物安全实验室(BSL-2)

C.三级生物安全实验室(BSL-3)

D.四级生物安全实验室(BSL-4)

答案:D。四级生物安全实验室是防护水平最高的实验室,用于处理对人体、动植物或环境具有高度危险性,通过气溶胶途径传播或传播途径不明,目前尚无有效疫苗或治疗方法的致病因子。

3.运输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菌(毒)种或者样本,应当由不少于()人的专人护送,并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

A.1

B.2

C.3

D.4

答案:B。依据相关规定,运输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菌(毒)种或者样本,应当由不少于2人的专人护送,并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

4.关于个人防护装备(PPE)的使用,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口罩应紧贴面部,确保密封性

B.手套使用后可随意丢弃

C.防护服应无破损,穿戴正确

D.护目镜应能有效阻挡飞溅物

答案:B。手套使用后属于医疗废物,不能随意丢弃,应按照医疗废物处理的相关规定进行处理,以防止病原微生物的传播。

5.下列哪种消毒方法对芽孢无效?

A.高压蒸汽灭菌法

B.煮沸消毒法

C.紫外线消毒法

D.化学消毒剂浸泡法

答案:C。紫外线消毒法主要是通过破坏微生物的核酸来达到消毒目的,其穿透能力较弱,对芽孢的杀灭效果不佳。而高压蒸汽灭菌法、煮沸消毒法(长时间煮沸)和一些高效化学消毒剂浸泡法对芽孢有较好的杀灭作用。

6.生物安全管理的核心是?

A.人员培训

B.风险评估

C.制度建设

D.设施设备维护

答案:B。风险评估是生物安全管理的核心,通过对生物因子的危害程度、操作过程中的风险等进行评估,才能制定出合理的防控措施,保障生物安全。

7.实验室发生火灾时,首先应该?

A.逃离现场

B.拨打火警电话

C.切断电源

D.使用灭火器灭火

答案:C。实验室发生火灾时,首先应切断电源,防止火势因电气故障而蔓延,同时也避免触电危险。然后再根据火灾情况选择拨打火警电话和使用灭火器灭火等措施。

8.从事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相关实验活动应当有()名以上的工作人员共同进行。

A.2

B.3

C.4

D.5

答案:A。从事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相关实验活动应当有2名以上的工作人员共同进行,以确保实验过程中的安全和操作的准确性。

9.下列不属于生物安全范畴的是?

A.外来物种入侵

B.转基因生物安全

C.食品安全

D.实验室生物安全

答案:C。生物安全主要包括实验室生物安全、外来物种入侵、转基因生物安全等方面,食品安全虽然与生物有关,但它主要侧重于食品的质量和卫生等方面,不属于生物安全的范畴。

10.生物安全柜的作用是?

A.防止实验室内的污染扩散到外界

B.防止外界的污染进入实验室内

C.既防止实验室内的污染扩散到外界,又防止外界的污染进入实验室内

D.仅用于保护实验人员

答案:C。生物安全柜是一种负压过滤通风柜,它既能防止实验室内的生物因子污染扩散到外界环境,又能防止外界的污染物进入安全柜内,保护实验样本和实验人员。

11.对实验室废弃物进行处理时,下列做法错误的是?

A.分类收集

B.直接倒入下水道

C.进行无害化处理

D.做好标识

答案:B。实验室废弃物不能直接倒入下水道,应分类收集、做好标识,并进行无害化处理,以防止病原微生物等有害物质污染环境。

12.关于生物安全实验室的分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清洁区、半污染区、污染区之间无需严格区分

B.清洁区可存放实验样本

C.污染区是进行实验操作的区域

D.半污染区可以进行高风险实验

答案:C。生物安全实验室应严格区分清洁区、半污染区和污染区。清洁区是实验人员休息、换工作服等的区域,不能存放实验样本;污染区是进行实验操作的区域,会接触到生物因子;半污染区是过渡区域,不能进行高风险实验。

13.下列哪种生物安全事故不属于重大生物安全事故?

A.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菌(毒)种丢失

B.实验室发生一般性感染事故

C.造成多人感染或死亡的生物安全事故

D.导致重大生态破坏的生物安全事故

答案:B。实验室发生一般性感染事故不属于重大生物安全事故,而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菌(毒)种丢失、造成多人感染或死亡的生物安全事故以及导致重大生态破坏的生物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