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基础试题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10题)
1.中医理论体系的主要特点是()
A.急则治标、缓则治本
B.辨病与辨证相结合
C.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
D.异病同治和同病异治
答案:C
2.五行学说中“木”的特性是()
A.炎上
B.稼穑
C.曲直
D.从革
答案:C
3.被称为“先天之本”的脏是()
A.心
B.肝
C.脾
D.肾
答案:D
4.与气的生成关系最密切的脏是()
A.心、脾、肾
B.肺、肝、肾
C.肺、脾、肾
D.肝、脾、肾
答案:C
5.下列哪项不属于六淫()
A.风
B.寒
C.疫气
D.暑
答案:C
6.风邪的性质和致病特点是()
A.凝滞收引
B.重浊黏滞
C.善行数变
D.干涩伤津
答案:C
7.以下哪项是人体气血运行的主要通道()
A.十二经脉
B.奇经八脉
C.十五别络
D.十二经筋
答案:A
8.具有“受盛化物”功能的腑是()
A.胃
B.小肠
C.大肠
D.膀胱
答案:B
9.气陷证多由以下哪种原因引起()
A.气逆
B.气滞
C.气虚
D.气脱
答案:C
10.阴阳偏衰的治疗原则是()
A.损其有余
B.补其不足
C.寒者热之
D.热者寒之
答案:B
二、多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10题)
1.下列属于五行相生关系的是()
A.木生火
B.火生土
C.土生金
D.金生水
E.水生木
答案:ABCDE
2.心的主要生理功能包括()
A.主血脉
B.主藏神
C.主运化
D.主统血
E.主升清
答案:AB
3.下列哪些是湿邪的性质和致病特点()
A.湿性重浊
B.湿性黏滞
C.湿性趋下
D.易伤阳气
E.其性干涩
答案:ABCD
4.经络的生理功能包括()
A.沟通联系
B.运行气血
C.感应传导
D.调节平衡
E.贮藏血液
答案:ABCD
5.六腑的共同生理特点是()
A.传化物而不藏
B.藏精气而不泻
C.实而不能满
D.满而不能实
E.受盛水谷
答案:AC
6.气的主要生理功能有()
A.推动作用
B.温煦作用
C.防御作用
D.固摄作用
E.气化作用
答案:ABCDE
7.下列属于正治法的是()
A.寒者热之
B.热者寒之
C.虚则补之
D.实则泻之
E.通因通用
答案:ABCD
8.以下属于精的功能的是()
A.繁衍生命
B.濡养作用
C.化血作用
D.化气作用
E.抗邪作用
答案:ABCDE
9.与血液运行有关的脏腑有()
A.心
B.肝
C.脾
D.肺
E.肾
答案:ABCD
10.下列哪些是寒邪的性质和致病特点()
A.寒为阴邪
B.寒性凝滞
C.寒性收引
D.易伤阳气
E.其性干涩
答案:ABCD
三、判断题(每题2分,共10题)
1.阴阳学说认为,凡是运动的、外向的、上升的、温热的、明亮的、无形的、兴奋的都属于阴。()
答案:错误
2.脾在体合肉,其华在唇。()
答案:正确
3.六淫致病,多与季节气候、居住环境有关。()
答案:正确
4.手三阴经从手走头。()
答案:错误
5.胃的主要生理功能是受纳和腐熟水谷。()
答案:正确
6.气脱多由正不敌邪,或正气的持续衰弱,以致气不内守而外脱。()
答案:正确
7.反治法是顺从疾病假象而治的一种治疗方法。()
答案:正确
8.肾精可以转化为血,称为“精血同源”。()
答案:正确
9.风邪为百病之长,是说风邪致病最多见。()
答案:错误
10.心与小肠相表里。()
答案:正确
四、简答题(每题5分,共4题)
1.简述五行相克的规律及其顺序。
答案:五行相克的规律是指木、火、土、金、水之间存在着有序的递相克制、制约的关系。其顺序为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金克木。
2.简述气的概念及其来源。
答案:气是人体内活力很强、运行不息的极精微物质。气的来源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禀受于父母的先天之精气;二是饮食物中的营养物质,即水谷之精气;三是存在于自然界的清气。
3.简述十二经脉的走向规律。
答案:十二经脉的走向规律为手三阴经从胸走手;手三阳经从手走头;足三阳经从头走足;足三阴经从足走腹(胸)。
4.简述中医病因学中痰饮的形成原因。
答案:痰饮的形成原因主要有外感六淫、七情内伤、饮食不节等导致脏腑功能失调,水液代谢障碍,水湿停聚而形成。
五、讨论题(每题5分,共4题)
1.讨论阴阳学说在中医诊断中的应用。
答案:在中医诊断中,阴阳可概括病情,如色泽鲜明为阳,晦暗为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