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PAGE3
第3节建构原子模型(第2课时)同步作业(教师版)
———相对原子质量、离子
1.认真分析测定相对原子质量的示意图,推断A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约为()
A.12 B.16 C.5 D.10
【答案】B。
【解析】由左图,碳12原子的112
1个碳12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2,13个碳12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12个碳12原子相对原子质量的4倍,则13
2.由于原子的实际质量很小,如果人们用它们的实际质量来计算的话那就非常的麻烦,因此国际上规定采用相对原子质量和相对分子质量来表示原子、分子的质量关系。已知氧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6,银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08,若银原子的实际质量为m,则氧原子的实际质量可表示为()
A.m3 B.3m C.4m27
【答案】C。
【解析】根据公式:某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该原子的质量碳原子质量的112,已知“银原子的实际质量为m”和“银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08”,将可设碳原子的实际质量为x。则108
则设相对原子质量为16的一个氧原子的实际质量为y,则16=y12m108
3.甲原子与乙原子的质量比为a:b,而乙原子与碳原子的质量比为c:d,则甲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
A.12acbd B.bc12ad C.12bdac
【答案】A。
【解析】因为甲:乙=a:b,甲=(a?乙):b又因乙:碳原子=c:d,乙=(碳原子?c):d甲=(a?c?碳原子):(b?d)
所以甲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2ac):(bd),即12ac
4.如图,天平右盘中的“”为一个C﹣12原子质量的112,据图推断,A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是()
A.1 B.144 C.12 D.9
【答案】C。
【解析】天平右盘中的“”为一个C﹣12原子质量的112,则一个A原子的质量等于12个C﹣12质量的112
5.已知一个碳12原子的质量是1.993×10﹣26kg,氧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6,则一个氧原子实际质量的算法正确的是()
A.(1.993×10﹣26kg)÷12×16 B.(1.993×10﹣26kg)÷16×12
C.(1.993×10﹣26kg)×12 D.(1.993×10﹣26kg)×16
【答案】A
【解析】已知一个碳12原子的质量是1.993×10﹣26kg,氧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6,设一个氧原子实际质量为x,则x1.993×10?26
6.为了更简便地表示原子间的质量关系,该学习小组以一个碳原子质量的12为标准,用其他原子的质量与该“标准”相比得出的倍数当做“相对原子质量”。则氧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
A.16 B.12 C.2.66 D.1.33
【答案】C。
【解析】相对原子质量=其它原子质量碳原子质量×1
7.如图是测定相对原子质量的示意图,推断A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约为()
A.6 B.12 C.14 D.16
【答案】C
【解析】通过图示可得,1个碳原子的112与1个氢原子的质量相等,氢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则112个碳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1个A原子质量与14个碳原子的
8.已知碳﹣12原子的实际质量为a克,X原子的实际质量为2a克。
(1)则X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
(2)某氧原子和X原子的实际质量之比为3:4,则该氧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
【答案】(1)24;(2)18。
【解析】(1)已知碳﹣12原子的实际质量为a克,X原子的实际质量为2a克,某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该元素的一个原子的质量一种碳原子的质量×1
(2)某氧原子和X原子的实际质量之比为3:4,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与原子的质量成正比,X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24,则该氧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24×3
9.科学家对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的认识经历了漫长的时间。
材料一:19世纪初。有化学家认为:氢是母体,其他元素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理论上都是氢的整数倍,少数元素和Cl是35.5倍,则是由于实验误差造成的。
材料二:1886年,英国科学家克鲁克斯大胆假设:同一元素的原子,可以有不同的相对原子质量。化学家测定出的元素相对原子质量是其不同原子相对原子质量的平均值。
材料三:1961年8月,国际上采用12C的112
(1)在克鲁克斯的假设中,同种元素的原子,相对原子质量却不同,是因为原子结构中的某种微粒数不同,该微粒的名称是。
(2)结合已学知识和上述材料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可多选)
A.自然界中大部分元素都有同位素原子由此推测大部分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不是整数
B.Cl的相对原子质量是35.5,其自然界仅有的两种同位素原子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