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2025浙江衢州市常山县统计局招聘编外统计员13人模拟试卷含答案详解(a卷).docx
文件大小:75.4 KB
总页数:57 页
更新时间:2025-06-07
总字数:约3.78万字
文档摘要

2025浙江衢州市常山县统计局招聘编外统计员13人模拟试卷

第一部分单选题(80题)

1、中国古人在生活实践中留下了许多富含哲理的谚语与诗句。下列各项对应准确的是()。

A.积羽沉舟,群轻折轴——事物之间是普遍联系的

B.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矛盾双方既对立又统一

C.黄金无足色,白璧有微瑕——生产矛盾决定着其他矛盾的存在

D.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

【答案】:B

【解析】本题可根据各选项中谚语与诗句所蕴含的哲理,结合哲学原理进行分析判断。“积羽沉舟,群轻折轴”意思是羽毛虽轻,积攒多了也能把船压沉;东西虽轻,积攒多了也能把车轴压断,体现的是量变达到一定程度会引起质变,并非事物之间是普遍联系的。“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在空旷的原野上,天空似乎比树还低;在清澈的江水旁,月亮仿佛与人更亲近。这里“天”本来是高的,但因为“野旷”显得比树还低;“月”与人本有距离,但因为“江清”感觉与人更亲近,体现了矛盾双方既对立又统一。“黄金无足色,白璧有微瑕”意思是黄金没有十足的纯金,白玉也会有微小的瑕疵,体现的是矛盾具有普遍性,即任何事物都包含着既对立又统一的两个方面,并非生产矛盾决定着其他矛盾的存在。“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意思是百姓的粮仓充足,丰衣足食,才能顾及到礼仪,重视荣誉和耻辱,体现的是物质决定意识,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并非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综上所述,正确对应哲理的是“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矛盾双方既对立又统一”。

2、上级机关对下级发文时,会依据工作需要和机密程度,对部分公文注明发送和阅读范围。阅读范围一般写在发文日期之下、抄报和抄送单位()的位置,并添加括号。

A.之上偏右

B.正上方

C.之下偏左

D.之上偏左

【答案】:D

【解析】对于上级机关对下级发文,当需要注明发送和阅读范围时,按规定阅读范围一般写在发文日期之下,抄报、抄送单位之上偏左的位置,并加括号。所以应选择在抄报、抄送单位之上偏左这个位置。

3、我国地产市场的土地转让是指()。

A.土地所有权的转让

B.土地收益权的转让

C.土地占有权的转让

D.土地使用权的转让

【答案】:D

【解析】在我国,土地所有权分为国家所有和集体所有,土地所有权不能进行转让,因此不是土地所有权的转让;土地收益权是基于土地所有权而产生的获取土地经济利益的权利,它不能单独转让;土地占有权是对土地实际掌握和控制的权利,单纯的土地占有权转让不符合我国地产市场土地转让的本质特征。而我国地产市场的土地转让,是指土地使用者将土地使用权再转移的行为,所以我国地产市场的土地转让指的是土地使用权的转让。

4、关于我国的姓氏文化,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在先秦时期“姓”和“氏”有着严格的区分

B.宋初编定的《百家姓》收入了整一百个姓

C.古代贵族男子二十岁行冠礼之后要称呼“字”

D.欧阳、上官、诸葛、西门、独孤等是复姓

【答案】:B

【解析】本题可依据我国姓氏文化相关知识,对各说法逐一分析判断。在先秦时期,“姓”和“氏”有着严格的区分。“姓”是代表有共同血缘关系种族的称号,“氏”则是从姓中衍生出来的分支,因此“在先秦时期‘姓’和‘氏’有着严格的区分”这一说法正确。宋初编定的《百家姓》,其收录的姓氏不止一百个。《百家姓》原收集姓氏411个,后增补到504个,其中单姓444个,复姓60个,所以“宋初编定的《百家姓》收入了整一百个姓”这一说法错误。古代贵族男子二十岁行冠礼之后便要称呼“字”,这是古代的一种礼仪习俗。“字”是在本名之外所起的表示德行或本名的意义的名字,供他人称呼以表尊敬,所以“古代贵族男子二十岁行冠礼之后要称呼‘字’”这一说法正确。复姓是指由超过一个汉字组成的姓氏。欧阳、上官、诸葛、西门、独孤等都由两个汉字组成,属于复姓,所以“欧阳、上官、诸葛、西门、独孤等是复姓”这一说法正确。综上,答案选说法不正确的,即宋初编定的《百家姓》收入了整一百个姓的相关表述。

5、“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人为一大事来,做一大事去;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这是我国著名教育家()的名言,也是其为人类、为教育事业奉献一生的真实写照。

A.陶行知

B.蔡元培

C.梅贻琦

D.黄炎培

【答案】:A

【解析】该题主要考查对我国著名教育家名言及事迹的了解。“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人为一大事来,做一大事去;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体现了一位教育家对教育事业无私奉献、追求真理的精神。陶行知是中国著名教育家,提出了“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等教育理念,一生致力于教育事业,积极推行平民教育,他的教育实践和理念充分体现了为教育事业无私奉献、教人求真学做真人的精神,与题干中的名言相契合,故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