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学模考试题+答案(附解析)
一、单选题(共20题,每题1分,共20分)
1.下列属于现金资产的有()
A、在中央银行存款
B、同业存款
C、在途资金
D、以上三者都是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现金资产是商业银行持有的库存现金以及与现金等同的可随时用于支付的银行资产。包括库存现金、在中央银行存款、同业存款和在途资金等。所以选项A在中央银行存款、选项B同业存款、选项C在途资金都属于现金资产,答案选D。现金资产的构成包括上述各项,它们共同满足商业银行随时用于支付的需求,保障银行的流动性和正常运营。
2.发行人公开向投资者推销证券的发型方式是()
A、私募
B、代销
C、公募
D、包销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公募是发行人公开向投资者推销证券的发行方式。私募是向特定投资者发行。包销是承销商将证券全部购入或者在承销期结束时将售后剩余证券全部自行购入的承销方式。代销是承销商代发行人发售证券,在承销期结束时,将未售出的证券全部退还给发行人的承销方式。
3.根据货币数量论的观点,在短期内货币流通速度被视为常数,是因为()。
A、制度因素,如支票结算速度在短期内变化较慢
B、持币的机会成本趋于零
C、以上两个原因都是
D、以上两个原因都不是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货币数量论中短期内货币流通速度被视为常数,主要是因为制度因素,如支票结算速度等在短期内变化较慢,而持币机会成本趋于零并不是短期内货币流通速度视为常数的原因,所以选A。
4.汇率不稳有下浮趋势且在外汇市场上被人们抛售的货币是()。
A、软货币
B、非自由兑换货币
C、自由外汇
D、硬货币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软货币是指汇率不稳有下浮趋势且在外汇市场上被人们抛售的货币。硬货币是指汇率稳定且有上浮趋势的货币。非自由兑换货币是指不能自由兑换成其他国家货币的货币。自由外汇是指在国际金融市场上可以自由买卖,在国际结算中广泛使用,不受限制的外汇。
5.进口企业可以通过签订远期外汇()合约,规避外汇汇率()风险;反之,出口企业可以通过签订远期外汇()合约,规避外汇汇率()风险。
A、买入、上升;卖出、下降
B、卖出、下降;买入、上升
C、卖出、上升;买入、下降
D、买入、下降;卖出、上升
正确答案:A
6.由于信息不对称,交易发生前存在的()将会使直接融资交易成本提高。
A、二手车现象
B、搭便车问题
C、道德风险
D、逆向选择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逆向选择是指在交易发生前,由于信息不对称,劣质商品或服务的提供者往往会利用信息优势掩盖自己产品的缺陷,而优质商品或服务的提供者则难以将自己的优势充分展示出来,导致市场上充斥着劣质产品,使得直接融资交易成本提高。道德风险是交易发生后因信息不对称产生的;二手车现象表述不准确;搭便车问题与信息不对称导致交易成本提高的直接关联不大。
7.两家以上商业银行受控于同一个人或同一集团但又不以股权公司的形式出现的制度,称为()
A、代理银行制
B、总分行制
C、连锁银行制
D、银行控股公司制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连锁银行制是指两家以上商业银行受控于同一个人或同一集团但又不以股权公司的形式出现的制度。代理银行制是银行相互间代理业务而形成的制度;总分行制是指银行在大城市设立总行,并在该市及国内外各地设立分支行的制度;银行控股公司制是指大银行通过持股公司形式对一家或多家银行进行控制。所以本题答案选C。
8.良币是指实际价值()的货币。
A、低于名义价值
B、高于名义价值
C、等于名义价值
D、等于零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良币是指实际价值高于名义价值的货币。在金属货币流通条件下,当一个国家同时流通两种实际价值不同而法定比价不变的货币时,实际价值高的货币(良币)必然要被熔化、收藏或输出而退出流通领域,而实际价值低的货币(劣币)反而充斥市场。这就是“劣币驱逐良币”规律。
9.货币在()时执行支付手段的职能。
A、商品买卖
B、缴纳税款
C、饭馆就餐付账
D、表现商品价值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支付手段是指货币在清偿债务、缴纳税款、支付工资和租金等时所执行的职能。商品买卖执行的是流通手段职能;饭馆就餐付账一般执行的是流通手段职能;表现商品价值执行的是价值尺度职能。所以货币在缴纳税款时执行支付手段的职能。
10.若一国货币汇率高估,往往会出现()。
A、外汇供给减少,外汇需求增加,国际收支顺差
B、外汇供给增加,外汇需求减少,国际收支逆差
C、外汇供给减少,外汇需求增加,国际收支逆差
D、外汇供给增加,外汇需求减少,国际收支顺差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当一国货币汇率高估时,意味着该国货币在国际市场上的价值被高估,那么该国出口商品或服务的价格相对较高,不利于出口,出口收入减少,外汇供给减少;而进口商品或服务的价格相对较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