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化债政策下担保公司业务现状与发展方向探讨.docx
文件大小:1.57 MB
总页数:24 页
更新时间:2025-06-07
总字数:约1.87万字
文档摘要

专题研究

专题研究

PAGE1

化债政策下担保公司业务现状与发展方向探讨

金融机构部何泳萱

摘要:

近年来,担保公司在支持企业发债融资方面持续发挥着重要作用,而城投债一直是担保公司开展债券增信业务的主要增信对象。2023年9月,《关于金融支持融资平台债务风险化解的指导意见》(简称“35号文”)发布,城投企业新增债务受到严控;2023年10月,企业债发行审核职责正式由发改委划入证监会,发行条件和审核更为严格,大量申报的企业债项目处于在审状态;此后,47号文、14号文、134号文等相继出台,叠加大规模债务置换的开展,城投标债受到市场

追捧,尤其在2024年“资产荒”行情的演绎下,城投债信用利差被极致压缩。化债政策一方面限制了城投标债融资渠道,另一方面也增强了市场对城投债的信心,两方面共同作用下,2023年10月以来,担保公司债券担保业务受到冲击,影响主要体现在业务量的收缩、业务结构的调整以及业务角色转变三个方面。

本文从参与债券市场的主流担保公司入手,梳理了自化债政策推出以来,样本担保公司的债券业务新增及存量业务开展情况,在跨区域分析比较的基础上,揭示担保公司业务差异形成的深层次原因。从样本公司横向比较情况看,化债背景下,担保公司的债券担保新增业务具有明显的区域性特征,四川、陕西等区域担保市场总体维持平稳、区域担保业务渗透率提升、且辖内担保公司形成垄断优势,处于前述区域的担保公司新增业务表现情况较好;江苏、湖北、重庆、湖南、浙江、福建、云南等省(直辖市)区域市场受影响较大、区域担保业务渗透率下降,且江苏、山东、广西、福建等地市场竞争活跃,处于前述区域的担保公司新增业务受影响较大。纵向比较看,进入债券市场时间相对较晚、前期业务规模较小的担保公司,或区域增信需求维持稳定、经营策略积极向产业类主体拓展的担保公司,业务总体可实现增长或平稳发展;而市场份额排名居前列的担保公司,由于业务基数较大,其受化债政策的影响程度相对更高。

最后,本文结合各类担保公司的业务定位和业务特色,探究了担保行业的业务转型思路与发展方向。随着城投债业务的收缩,未来,各家担保公司的业务发展方向将出现分化。

一、化债政策下担保行业债券担保业务受影响情况观察

城投债一直是担保公司开展债券增信业务的主要增信对象。根据Wind统计,2024年末,担保公司城投债担保余额约6800亿元,占全部债券担保余额的75%以上。

2023年9月,《关于金融支持融资平台债务风险化解的指导意见》(简称“35号文”)发布,城投企业新增债务受到严控;2023年10月,企业债发行审核职责正式由发改委划入证监会,企业债的发行条件和审核更趋严格,大量申报的企业债项目处于在审状态;此后,“47号文”、“14号文”及“134号文”等相继出台,叠加大规模债务置换的开展,城投标债受到市场追捧,尤其在2024年“资产荒”行情的演绎下,城投债信用利差被极致压缩。化债政策一方面约束了城投标债的融资渠道,另一方面也提振了市场对城投标债的信心,两方面共同作用下,担保公司的债券担保业务普遍受到冲击,受影响情况主要体现在业务量收缩、业务结构调整以及业务角色转变三个方面。

(一)业务规模收缩

从担保行业债券担保业务发生额走势来看,2023年10月以来,受城投债发行收缩影响,担保行业债券担保发生额显著下降;从剩余担保额来看,2024年末,担保行业债券担保额首次较年初下降,下降金额为497.40亿元。

图表1.担保公司债券担保业务新增情况及债券剩余担保额(单位:亿元,%)

带担保债券新增发行规模500.0450.0

带担保债券新增发行规模

500.0

450.0

400.0

350.0

300.0

250.0

200.0

150.0

100.0

50.0

0.0

债券剩余担保额

12000.0

60.00

10000.0

50.00

8000.0

40.00

30.00

6000.0

20.00

4000.0

10.00

2000.0

0.00

0.0

(10.00)

201320142015201620172018201920202021202220232024

担保机构债券剩余担保额(左轴)

较年初增长(右轴)

资料来源:Wind,新世纪评级整理

(二)业务结构变化1

担保公司债券担保业务结构随着各类发债主体增信需求的变化也发生相应

1以下统计口径未包含境外债,且已剔除平安融易(江苏)融资担保有限公司和福州奇富融资担保有限公司相关业务。

调整,主要体现在发债主体结构和业务品种结构方面。

发债主体结构方面,化债政策出台以来,非城投主体(或产业类主体)占比明显上升,2024年度,担保公司新增债券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