烫伤急救及处理
演讲人:
日期:
目录
CATALOGUE
01
烫伤程度分级
02
现场急救步骤
03
特殊部位处理方法
04
送医标准与禁忌
05
康复期护理要点
06
预防与教育宣传
01
烫伤程度分级
烫伤程度
伤及表皮浅层,生发层健在,可自愈。
01
症状表现
皮肤出现红斑、干燥、灼痛感,无水疱形成。
02
急救措施
立即用冷水浸泡或冲洗,降温止痛,避免摩擦和抓挠。
03
后续处理
可涂抹一些清凉油、芦荟胶等缓解疼痛,保持皮肤清洁。
04
一度烫伤特征与表现
二度烫伤水疱处理要点
烫伤程度
伤及表皮的生发层、真皮乳头层,有水疱形成。
01
症状表现
水疱大小不一,内含淡黄色澄清液体,疼痛明显。
02
急救措施
在水疱未破的情况下,用冷水浸泡或冷敷,避免水疱破裂。
03
后续处理
水疱较大可用消毒针刺破,排出液体,保留疱皮,涂抹药膏预防感染。
04
三度烫伤组织损伤判断
烫伤程度
症状表现
急救措施
后续处理
伤及皮肤全层,甚至可达皮下、肌肉或骨骼。
皮肤焦黄或炭化,无水疱形成,疼痛消失,有焦痂形成。
立即拨打急救电话,将患者移至安全地点,避免进一步损伤。
由专业医护人员进行创面处理,切除焦痂,进行植皮手术等。
02
现场急救步骤
立即降温冲洗原则
立即用冷水浸泡或冲洗烫伤部位,可有效降低皮肤温度,减少热力对深层组织的损伤。
冷水浸泡或冲洗
冲洗时应使用流动的冷水,避免使用静止的冰水或冰块,防止冻伤。
流水降温
持续冲洗15-30分钟,直至疼痛明显减轻或消失。
冲洗时间
衣物移除注意事项
保留粘连衣物
若衣物与皮肤粘连,不可强行撕脱,可用剪刀剪开,保留粘连部分。
03
脱衣时应轻柔,避免撕扯烫伤部位的皮肤,加重损伤。
02
轻柔操作
迅速脱去衣物
在冲洗的同时,迅速脱去烫伤部位的衣物,避免热力继续传递。
01
烫伤后皮肤可能出现水泡,不要自行挑破,以免感染。
避免挑破水泡
可在烫伤部位涂抹烫伤药膏,缓解疼痛,促进愈合。
涂抹药膏
01
02
03
04
用干净的纱布或毛巾轻轻擦拭烫伤部位,清除表面污物。
清洁创面
用干净的纱布轻轻包扎烫伤部位,避免污染和再次损伤。
纱布包扎
创面保护操作规范
03
特殊部位处理方法
面部烫伤应急处理
冷却处理
清洁伤口
涂抹药膏
避免感染
用冷水或冰袋冷敷烫伤部位,持续15-20分钟,以降低皮肤温度,减少热量进一步伤害。
用温和的肥皂水或清水轻轻清洗伤口,避免使用酒精或其他刺激性液体。
涂抹适量烫伤药膏,缓解疼痛,促进愈合。
用干净纱布轻轻覆盖伤口,避免污染和细菌感染。
手足部位包扎技巧
抬高伤肢
将受伤的手或脚抬高,以减少肿胀和疼痛。
01
清洁伤口
用温和的肥皂水或清水清洗伤口,去除污垢和细菌。
02
涂药包扎
涂抹适量的抗菌药膏,然后用干净的纱布包扎伤口,避免感染。
03
更换敷料
定期更换敷料,保持伤口清洁和干燥。
04
关节活动区保护策略
6px
6px
6px
在关节活动区受伤后,应适当制动休息,避免进一步损伤。
制动休息
用绷带或纱布包裹受伤部位,以减少出血和肿胀。
压迫包扎
用冰袋或冷敷物冷敷受伤部位,减少肿胀和疼痛。
冷敷治疗
01
03
02
在医生指导下进行早期功能锻炼,以促进关节功能恢复。
功能锻炼
04
04
送医标准与禁忌
必须就医的烫伤类型
伤及皮肤深层,伤口呈灰白色或红褐色,需专业医疗处理。
深度烫伤
烫伤面积过大,易导致感染、休克等危险,应立即就医。
面积较大的烫伤
如电击伤、化学烧伤等,需综合评估伤情,紧急送医。
伴有其他损伤
儿童与老人特殊处理
儿童皮肤娇嫩,烫伤后易感染,应及时送医,避免延误治疗时机。同时,应密切关注孩子心理状态,避免留下心理阴影。
儿童
老年人身体机能减退,烫伤后恢复较慢,易引发并发症,应尽快送医治疗。同时,需特别注意老年人烫伤部位的护理,避免感染。
老人
禁止涂抹物品清单
牙膏
牙膏成分复杂,易导致伤口感染,加重烫伤程度。
酱油
酱油含有大量色素,易导致伤口色素沉着,影响美观。
香油、植物油等油脂类物质
油脂会阻碍热量散发,加重烫伤程度,且易导致感染。
草药、偏方等
未经科学验证的草药、偏方等,可能含有有害物质,对伤口造成进一步伤害。
05
康复期护理要点
创面清洁消毒流程
在进行创面处理之前要先清洗双手,避免细菌感染。
清洗双手
使用医用消毒液对创面进行消毒处理,杀灭细菌,预防感染。
消毒处理
使用生理盐水或温开水清洗创面,去除残留药物和分泌物。
清洗创面
01
03
02
用干净的纱布轻轻擦干创面,保持创面干燥,避免过度摩擦。
干燥创面
04
如肉类、鸡蛋、豆类等,有助于创面愈合。
摄入高蛋白食物
营养补充与愈合促进
多吃水果蔬菜,补充维生素C、A、E等,有助于皮肤恢复。
补充维生素
避免辛辣刺激、油腻的食物,保持饮食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