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针灸学试题及答案
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10题)
1.手太阴肺经的起始穴位是()
A.少商B.中府C.云门
答案:B
2.足三里位于()
A.犊鼻下3寸B.犊鼻下4寸C.犊鼻下2寸
答案:A
3.下列哪项不是经络的生理功能()
A.沟通联系作用B.运输渗灌作用C.预防疾病作用
答案:C
4.八会穴中筋会是()
A.阳陵泉B.阴陵泉C.足三里
答案:A
5.治疗胎位不正的常用穴位是()
A.至阴B.昆仑C.申脉
答案:A
6.针刺浅薄部位腧穴,应用()
A.指切进针法B.挟持进针法C.提捏进针法
答案:C
7.十二经脉中,相表里的阴经与阳经的交接部位在()
A.头面部B.手足末端C.胸部
答案:B
8.下列属于郄穴的是()
A.孔最B.列缺C.太渊
答案:A
9.督脉的络穴是()
A.长强B.鸠尾C.大包
答案:A
10.治疗失眠多梦的穴位是()
A.神门B.合谷C.太冲
答案:A
多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10题)
1.以下属于足阳明胃经穴位的有()
A.天枢B.三阴交C.梁丘D.内庭
答案:ACD
2.经络系统的组成包括()
A.十二经脉B.奇经八脉C.十五络脉D.十二经筋
答案:ABCD
3.下列属于特定穴的有()
A.五输穴B.原穴C.络穴D.背俞穴
答案:ABCD
4.针刺的辅助手法有()
A.循法B.弹法C.刮法D.摇法
答案:ABCD
5.治疗头痛的常用穴位有()
A.百会B.太阳C.风池D.合谷
答案:ABCD
6.下列属于奇经八脉的有()
A.任脉B.冲脉C.带脉D.阴跷脉
答案:ABCD
7.以下哪些是艾灸的作用()
A.温经散寒B.扶阳固脱C.防病保健D.清热泻火
答案:ABC
8.十二经脉气血流注的特点有()
A.循环贯注B.手足贯注C.表里贯注D.上下贯注
答案:ABC
9.属于手少阳三焦经的穴位有()
A.关冲B.中渚C.外关D.支沟
答案:ABCD
10.以下可用于治疗胃痛的穴位有()
A.中脘B.足三里C.内关D.胃俞
答案:ABCD
判断题(每题2分,共10题)
1.人体经络系统中,经别就是别络。(×)
2.血海穴位于髌底内侧端上2寸。(√)
3.提插补泻中,重插轻提为补法。(√)
4.任脉被称为“阳脉之海”。(×)
5.合谷穴可用于治疗头面五官诸疾。(√)
6.耳穴分布具有一定规律,与头面相应的穴位在耳垂。(√)
7.针刺时患者出现晕针,应立即起针。(√)
8.背俞穴都分布在足太阳膀胱经第一侧线上。(√)
9.拔罐时罐口应光滑无破损。(√)
10.手三阴经从胸走手。(√)
简答题(每题5分,共4题)
1.简述经络的主要作用。
答:经络具有沟通内外、联系脏腑;运行气血、营养周身;抗御病邪、保卫机体的作用。它将人体各部分联系成有机整体,保证人体正常生理活动。
2.写出五输穴的名称及五行属性。
答:五输穴为井、荥、输、经、合。阴经的井穴属木,荥穴属火,输穴属土,经穴属金,合穴属水;阳经的井穴属金,荥穴属水,输穴属木,经穴属火,合穴属土。
3.简述针刺的注意事项。
答:患者过于饥饿、疲劳、精神紧张时不宜针刺;孕妇腹部、腰骶部及一些敏感穴位禁针;皮肤有感染、溃疡、瘢痕处不宜针刺;针刺时严格消毒,注意针刺角度、深度,防止意外。
4.简述拔罐的作用及适用范围。
答:作用有温通经络、行气活血、消肿止痛、祛风散寒等。适用范围广泛,如风寒湿痹、关节疼痛、消化不良、感冒咳嗽、腰背痛等。
讨论题(每题5分,共4题)
1.讨论中医针灸在治疗疼痛性疾病中的优势。
答:针灸治疗疼痛性疾病优势明显。它通过刺激穴位,激发经气,调整气血运行,疏通经络阻滞。操作简便,副作用小,可针对多种疼痛,如头痛、颈肩腰腿痛等,能即时止痛,还可改善局部循环,促进组织修复。
2.谈谈如何在临床中合理运用特定穴。
答:临床运用特定穴,要根据疾病性质、部位等选穴。如脏腑病可选背俞穴、募穴;急性病选郄穴;慢性病选原穴等。同时结合经络辨证,选本经特定穴或表里经特定穴,发挥协同作用,提高疗效。
3.讨论艾灸在养生保健方面的应用。
答:艾灸用于养生保健,可温养脏腑、培元固本。如足三里、关元、气海等穴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