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经典试题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10题)
1.《黄帝内经》的作者是()
A.黄帝B.岐伯C.不可确考D.华佗
2.下列哪项不属于“六经”()
A.太阳B.阳明C.少阳D.阴明
3.《伤寒杂病论》的作者是()
A.张仲景B.孙思邈C.李时珍D.王叔和
4.“正气存内,邪不可干”出自()
A.《伤寒论》B.《金匮要略》C.《黄帝内经》D.《难经》
5.被称为“方书之祖”的是()
A.《五十二病方》B.《伤寒杂病论》C.《太平惠民和剂局方》D.《黄帝内经》
6.下列哪部著作奠定了中医护理学基础()
A.《伤寒杂病论》B.《黄帝内经》C.《诸病源候论》D.《千金方》
7.首次提出“八纲辨证”概念的著作是()
A.《黄帝内经》B.《伤寒论》C.《景岳全书》D.《脉经》
8.下列哪位医家不属于金元四大家()
A.刘完素B.张从正C.朱丹溪D.叶天士
9.“阳盛则热”体现的是()
A.实热证B.虚热证C.虚寒证D.实寒证
10.“同病异治”的实质是()
A.证同治异B.证异治异C.病同治异D.病异治同
二、多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10题)
1.中医四大经典著作包括()
A.《黄帝内经》B.《伤寒杂病论》C.《难经》D.《神农本草经》
2.以下属于《黄帝内经》学术内容的有()
A.阴阳五行学说B.藏象学说C.经络学说D.病因病机学说
3.下列关于《伤寒杂病论》说法正确的是()
A.确立了辨证论治原则
B.分为《伤寒论》和《金匮要略》
C.载方375首
D.被称为“众方之祖”
4.《难经》的主要内容包括()
A.脉学B.经络C.脏腑D.针法
5.下列属于金元四大家学术观点的有()
A.刘完素“六气皆从火化”
B.张从正“邪去正自安”
C.李杲“内伤脾胃,百病由生”
D.朱丹溪“阳常有余,阴常不足”
6.以下属于中医诊断学基本原则的是()
A.整体审察B.四诊合参C.辨证求因D.病证结合
7.中医治则包括()
A.扶正祛邪B.调整阴阳C.标本先后D.三因制宜
8.下列哪些属于中医养生的方法()
A.顺时摄养B.调摄精神C.起居有常D.饮食有节
9.以下药物分类方法出自《神农本草经》的是()
A.上、中、下三品B.按自然属性分类
C.按功效分类D.按脏腑经络分类
10.以下属于《千金方》贡献的有()
A.重视妇、儿疾病诊治
B.倡导医德修养
C.载方丰富
D.提出“大医精诚”
三、判断题(每题2分,共10题)
1.《黄帝内经》是我国现存最早的医学典籍。()
2.《伤寒论》主要论述外感热病,《金匮要略》主要论述内伤杂病。()
3.《难经》是对《黄帝内经》的补充和发挥。()
4.金元四大家中刘完素被称为“补土派”。()
5.“辨证论治”是中医诊断和治疗疾病的基本原则。()
6.中医治病的根本目的是治愈疾病。()
7.《神农本草经》是我国第一部药学专著。()
8.中医养生强调“不治已病治未病”。()
9.孙思邈所著《千金方》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临床医学百科全书。()
10.“八纲辨证”中阴阳是总纲。()
四、简答题(每题5分,共4题)
1.简述中医整体观念的内涵。
答案:中医整体观念认为人体是一个有机整体,构成人体的各个组成部分之间在结构上不可分割,在功能上相互协调、相互为用,在病理上相互影响。同时,人体与自然环境、社会环境密切相关,人体的生理病理变化受自然、社会因素的影响。
2.简述“辨证论治”的概念。
答案:辨证,是将四诊所收集的资料、症状和体征,通过分析、综合,辨清疾病的原因、性质、部位,以及邪正之间的关系,概括、判断为某种性质的证。论治,是根据辨证的结果,确定相应的治疗原则和方法。
3.简述《黄帝内经》对中医理论形成的贡献。
答案:《黄帝内经》奠定了中医学理论基础,阐述了阴阳五行、藏象、经络、病因病机、诊法、治则等诸多学说,确立了中医学的思维方式和理论框架,为后世中医发展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源泉。
4.简述中医养生的基本原则。
答案:中医养生基本原则有顺应自然,即顺应四季气候变化;形神共养,注重身体与精神的共同调养;动静结合,适度运动与静养结合;调养脾胃,脾胃为后天之本;保精护肾,肾为先天之本。
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