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基础理论试题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
1.中医理论体系的主要特点是()
A.急则治标、缓则治本
B.辨病与辨证相结合
C.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
D.异病同治和同病异治
答案:C
2.五行学说中“木”的特性是()
A.炎上
B.从革
C.曲直
D.稼穑
答案:C
3.被称为“后天之本”的脏是()
A.心
B.肝
C.脾
D.肾
答案:C
4.具有“主蛰守位”生理特性的脏是()
A.心
B.肝
C.脾
D.肾
答案:D
5.与气的生成密切相关的脏是()
A.心、肝、脾
B.肺、肝、肾
C.肺、脾、肾
D.肝、脾、肾
答案:C
6.下列不属于津液的是()
A.泪液
B.唾液
C.血液
D.汗液
答案:C
7.手三阴经的走向规律是()
A.从胸走手
B.从手走胸
C.从手走头
D.从头走手
答案:A
8.风邪的性质和致病特点是()
A.凝滞收引
B.重浊黏滞
C.善行数变
D.干涩伤津
答案:C
9.下列属于正治的是()
A.热因热用
B.寒者热之
C.通因通用
D.塞因塞用
答案:B
10.“壮水之主,以制阳光”的治法适用于()
A.实寒证
B.实热证
C.虚寒证
D.虚热证
答案:D
二、多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
1.以下属于五行相生关系的是()
A.木生火
B.火生土
C.土生金
D.金生水
E.水生木
答案:ABCDE
2.肝的主要生理功能有()
A.主疏泄
B.主藏血
C.主神志
D.主统血
E.主运化
答案:AB
3.气的生理功能包括()
A.推动作用
B.温煦作用
C.防御作用
D.固摄作用
E.气化作用
答案:ABCDE
4.下列属于奇恒之腑的有()
A.脑
B.髓
C.骨
D.脉
E.胆
答案:ABCDE
5.六淫邪气中,易耗气伤津的有()
A.风邪
B.暑邪
C.火邪
D.燥邪
E.湿邪
答案:BC
6.以下属于瘀血致病特点的是()
A.疼痛
B.肿块
C.出血
D.唇甲青紫
E.舌紫暗
答案:ABCDE
7.经络的生理功能有()
A.沟通联系作用
B.运输渗灌作用
C.感应传导作用
D.调节平衡作用
E.营养作用
答案:ABCDE
8.以下属于八纲辨证中的纲领性证候的是()
A.阴证
B.阳证
C.寒证
D.热证
E.表证
答案:ABCDE
9.以下属于养生原则的有()
A.顺应自然
B.形神兼养
C.调养脾肾
D.因人而异
E.饮食有节
答案:ABCD
10.下列属于既病防变措施的有()
A.早期诊治
B.防止传变
C.先安未受邪之地
D.起居有常
E.避其毒气
答案:ABC
三、判断题(每题2分,共20分)
1.同病异治是因为中医重视辨病论治。()
答案:错误
2.五行相克顺序为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金克木。()
答案:正确
3.心主血脉功能正常时,面色红润有光泽。()
答案:正确
4.肺主一身之气主要取决于肺的呼吸功能。()
答案:正确
5.元气由肾精所化生。()
答案:正确
6.湿邪致病病程缠绵难愈。()
答案:正确
7.足三阳经的走向是从头走足。()
答案:正确
8.反治就是逆疾病的证候性质而治的一种治疗原则。()
答案:错误
9.阴盛格阳属于真寒假热证。()
答案:正确
10.经络系统由经脉和络脉组成。()
答案:正确
四、简答题(每题5分,共20分)
1.简述脾的主要生理功能。
答案:脾主运化,包括运化水谷精微和运化水液;脾主统血,能统摄血液在脉内运行,防止其逸出脉外。
2.简述气与血的关系。
答案:气为血之帅,包括气能生血、气能行血、气能摄血;血为气之母,包括血能载气、血能养气。
3.简述风邪的性质和致病特点。
答案:风邪性质轻扬开泄、善行数变、动摇不定、多兼他邪。致病特点为易于侵袭阳位、病位游移不定、发病迅速、变化无常、肢体异常运动等。
4.简述正治与反治的区别。
答案:正治是逆疾病证候性质而治,如寒者热之、热者寒之等;反治是顺从疾病假象而治,如热因热用、寒因寒用等。
五、讨论题(每题5分,共20分)
1.如何理解“整体观念”在中医理论中的体现?
答案:整体观念体现在人体自身是一个有机整体,如五脏六腑等相互联系;人与自然环境相统一,季节气候等影响人体;人与社会环境相统一,社会因素影响健康。
2.试述肾中精气的生理功能。
答案:肾中精气具有促进机体生长发育、生殖繁衍,调节机体的代谢和生理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