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中医基础各系题库及答案.doc
文件大小:26.9 KB
总页数:8 页
更新时间:2025-06-07
总字数:约2.52千字
文档摘要

中医基础各系题库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10题)

1.中医理论体系的主要特点是()

A.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

B.阴阳学说和五行学说

C.五脏六腑和经络学说

D.辨证求因和审因论治

2.“阴在内,阳之守也;阳在外,阴之使也”说明阴阳的()关系。

A.对立制约

B.互根互用

C.消长平衡

D.相互转化

3.五行中“金”的特性是()

A.炎上

B.润下

C.从革

D.稼穑

4.心在志为()

A.怒

B.喜

C.思

D.悲

5.具有“主运化”功能的脏腑是()

A.心

B.肝

C.脾

D.肺

6.与呼吸运动关系最密切的两脏是()

A.心与肺

B.肺与肝

C.肺与肾

D.心与肾

7.称为“血海”的经脉是()

A.冲脉

B.任脉

C.督脉

D.带脉

8.六淫中具有趋下特性的邪气是()

A.风邪

B.寒邪

C.湿邪

D.燥邪

9.情志致病,引起气机紊乱,导致“气上”的情志是()

A.怒

B.喜

C.思

D.恐

10.中医诊断疾病的基本原理是()

A.司外揣内,见微知著,以常衡变

B.整体审查,四诊合参,病证结合

C.辨证求因,审因论治

D.以表知里,以里知表

二、多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10题)

1.中医整体观念的内涵包括()

A.人体是一个有机整体

B.人与自然环境的统一性

C.人与社会环境的统一性

D.人体自身的整体性

2.下列属于阴阳转化的是()

A.寒极生热

B.热极生寒

C.重阴必阳

D.重阳必阴

3.五行相生的次序是()

A.木生火

B.火生土

C.土生金

D.金生水

4.五脏与五体的关系,正确的是()

A.心在体合脉

B.肺在体合皮

C.肝在体合筋

D.肾在体合骨

5.气的生理功能有()

A.推动作用

B.温煦作用

C.防御作用

D.固摄作用

6.下列属于奇经八脉的有()

A.冲脉

B.任脉

C.督脉

D.带脉

7.六淫致病的共同特点有()

A.外感性

B.季节性

C.地域性

D.相兼性

8.下列属于痰饮致病特点的是()

A.阻滞气血运行

B.影响水液代谢

C.易于蒙蔽心神

D.致病广泛,变幻多端

9.下列属于实证的表现有()

A.精神亢奋

B.疼痛拒按

C.声高气粗

D.五心烦热

10.中医治疗原则包括()

A.治病求本

B.扶正祛邪

C.调整阴阳

D.三因制宜

三、判断题(每题2分,共10题)

1.中医理论体系形成于春秋战国时期。()

2.阴阳的相对性主要表现在阴阳的无限可分性和相互转化两个方面。()

3.五行相乘的次序与相克相同,相侮的次序与相克相反。()

4.肺主一身之气主要体现在主呼吸之气和调节气机两个方面。()

5.肾藏精,精能化气,肾精所化之气称为肾气。()

6.经络系统中,正经有十二条,即手足三阴经和手足三阳经。()

7.暑邪伤人,多挟湿邪。()

8.七情内伤致病,直接损伤脏腑,以心、肝、脾三脏多见。()

9.虚实夹杂是指在疾病过程中,既有正气虚损,又有邪气亢盛的病理状态。()

10.中医治病的基本原则是调整阴阳。()

四、简答题(每题5分,共4题)

1.简述中医整体观念的含义。

答:整体观念包含两方面内涵,一是人体自身是一个有机整体,各脏腑、组织、器官相互联系、相互协调;二是人与自然环境、社会环境具有统一性,人体生理病理受自然、社会因素影响。

2.简述五行相生与相克的次序。

答:五行相生次序: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相克次序: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金克木。

3.简述肝主疏泄的生理功能。

答:肝主疏泄主要体现在:调畅气机,促进血液与津液运行;促进脾胃运化及胆汁分泌排泄;调畅情志;调节生殖功能。

4.简述六淫致病的共同特点。

答:六淫致病共同特点有:外感性,多从肌表、口鼻入侵人体;季节性,与季节气候相关;地域性,与居住环境有关;相兼性,可两种或以上邪气同时侵犯人体。

五、讨论题(每题5分,共4题)

1.结合实际谈谈中医整体观念对养生和治病的指导意义。

答:整体观念指导养生,要求顺应自然,根据季节、地域调整生活作息与饮食;保持身心和谐,注重情志调节。治病时,整体审察病情,综合考虑人体自身及外界因素,辨证论治,而非头痛医头脚痛医脚,提高治疗效果。

2.举例说明阴阳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

答:阴阳学说用于说明人体组织结构,如体表属阳,体内属阴;生理功能方面,兴奋属阳,抑制属阴。病理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