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处方培训题库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10题)
1.下列哪味药不属于补虚药?()
A.人参B.大黄C.当归D.枸杞
2.处方中“先煎”的目的主要是()
A.减少毒性B.使药效更好C.便于服用D.节约药材
3.具有清热泻火功效的药物是()
A.麻黄B.石膏C.附子D.细辛
4.下列哪种不属于中药的炮制方法?()
A.炒B.蒸C.煮D.晒
5.能解表散寒的方剂是()
A.银翘散B.麻黄汤C.白虎汤D.理中汤
6.中药“十八反”中,甘草反()
A.半夏B.贝母C.海藻D.细辛
7.下列哪项不是方剂组成的原则()
A.君B.臣C.佐D.引
8.治疗肝郁气滞常选用的药物是()
A.柴胡B.黄芩C.黄连D.黄柏
9.具有活血化瘀作用的药物是()
A.金银花B.红花C.菊花D.玫瑰花
10.中药的剂量一般是指()
A.成人一日量B.儿童一日量C.一剂药的量D.一次服用量
二、多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10题)
1.下列属于清热药的有()
A.黄连B.黄柏C.黄芩D.黄芪
2.中药的性能包括()
A.四气B.五味C.升降浮沉D.归经
3.以下属于补虚方剂的有()
A.八珍汤B.四物汤C.六味地黄丸D.逍遥散
4.下列药物中,属于平肝息风药的是()
A.天麻B.钩藤C.石决明D.全蝎
5.中药炮制的目的有()
A.降低毒性B.增强疗效C.改变性能D.便于储存
6.方剂的变化形式有()
A.药味加减B.药量加减C.剂型更换D.服药时间改变
7.下列属于解表药的是()
A.薄荷B.紫苏C.生姜D.防风
8.具有止咳平喘作用的药物有()
A.苦杏仁B.紫苏子C.百部D.桑白皮
9.中药配伍的目的包括()
A.增效B.减毒C.扩大治疗范围D.改变药性
10.以下属于祛湿方剂的有()
A.三仁汤B.五苓散C.藿香正气散D.茵陈蒿汤
三、判断题(每题2分,共10题)
1.中药的五味中,“咸”味有软坚散结作用。()
2.所有的中药都需要进行炮制。()
3.方剂中君药的用量一定是最大的。()
4.补虚药可以长期大量服用。()
5.相须是指两种药物合用,能产生或增强毒性反应或副作用。()
6.清热药都可以治疗一切热证。()
7.中药的归经理论是以脏腑经络学说为基础的。()
8.汤剂是临床应用最广泛的一种剂型。()
9.活血化瘀药孕妇慎用或禁用。()
10.中药的剂量只与药物本身性质有关。()
四、简答题(每题5分,共4题)
1.简述中药配伍中“相使”的含义。
相使是指一种药物为主,另一种药物为辅,两药合用,辅药可以提高主药的功效。例如黄芪配茯苓,茯苓能增强黄芪补气利水的作用。
2.简述君药在方剂中的作用。
君药是针对主病或主证起主要治疗作用的药物,是方剂组成中不可缺少的主药,药力居方中之首,用量较作为臣、佐药应用时要大。
3.简述中药炮制的意义。
降低或消除药物毒性或副作用;改变或缓和药物的性能;增强药物疗效;改变或增强药物作用的趋向;便于调剂和制剂;有利于贮藏及保存药效等。
4.简述解表药的使用注意事项。
不宜久煎;辛温解表药多属温热之品,风热感冒或表虚自汗、阴虚盗汗以及久患疮痈、淋病及失血患者,应当慎用;使用解表药后,宜避风寒,增加衣被,以助汗出。
五、讨论题(每题5分,共4题)
1.讨论如何根据患者体质来调整中药处方。
患者体质不同对药物耐受和反应有别。如体质虚弱者,用药宜平和,剂量偏小,选药侧重扶正;体质强壮者,药量可稍大,祛邪力度可稍强。老年人气血亏虚,用药要顾护正气;小儿脏腑娇嫩,用药量轻且避免峻猛之品。
2.结合临床实际,谈谈中药处方中君臣佐使配伍的重要性。
君臣佐使配伍能使方剂主次分明、全面兼顾。君药针对主病主证,臣药辅助君药增效,佐药消除君臣药毒性或制约其偏性,使药引药归经。合理配伍可发挥药物协同作用,增强疗效,降低毒性,确保用药安全有效。
3.讨论中药炮制对药物疗效的影响。
炮制可改变药物性能和质地,从而影响疗效。如炒制可增强某些药物的健脾消食作用;酒制能引药上行,增强活血通络功效;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