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2025年中国注射类医美行业研究报告-艾瑞咨询.pptx
文件大小:2.77 MB
总页数:71 页
更新时间:2025-06-07
总字数:约1.21万字
文档摘要

中国注射类医美行业研究报告

乘风破浪会有时;;

01注射类医美市场发展概况;

注射类医美概念及分类

通过针剂注射实现微创美容,透明质酸和肉毒素二分天下

注射类医美项目是通过针剂注射方式实现微创美容效果的治疗手段,主要分为透明质酸类、肉毒素类、胶原蛋白类、再生针剂类、溶脂针类和埋植线类。其中,医美注射类市场一直被透明质酸和肉毒素二分天下,根据ISAPS数据,2023年全球注射类项目治疗次数排名中,肉毒素以887.8万例居世界第一,玻尿酸以556.5万例居世界第二。此外,再生针剂、胶原蛋白针也是近年来的“明星项目”,受到市场的狂热追捧。埋植线、溶脂针因技术不成熟、安全风险高等原因市场发展较为缓慢,合规产品极少。

注射类医美界定及基本分类;

需求升级是针剂发展的外生动力

客群丰富、需求进阶、理性消费,为注射类医美市场革新注入动力

随着人们审美观念的变化、悦己理念的渗透、轻医美市场教育的提升和监管的不断加强,越来越多的消费者对轻医美表现出了较高的接受度和较强的消费意愿。根据腾讯TMI2024年数据,未来一年有34%的消费者有轻医美消费计划(同比增长了36%),其中约1/3(10.9%)的群体为轻医美“新鲜血液”。据观察,这些新鲜血液主要来自于年轻人、男性、下沉市场消费者等群体。除了客群拓展,消费者随着审美的变化而产生的需求的进阶与裂变,在经济波动大背景下催生出的理性消费的态度,共同推动轻医美市场经历变革与创新;以注射类市场为例,针剂材料日益丰富、适应症持续拓展、产品种类不断裂变、产品质量更加专业。;

竞争加剧是针剂发展的内生动力

激烈的市场环境和专业的市场逻辑对医美产品与技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药企跨界入局医美,他们凭借自身科研和资源优势,丰富了中国医美注射类行业的产品类型,加速上游市场竞争;原有医美厂商为了稳住市场格局,不得不在竞争中持续推陈出新。此外,随着医美高速增长时代的结束,市场逻辑开始从产品为中心向医生为中心转变,有效性成为用户关注的核心,医美市场对产品与技术也提??了更高的要求。在医美开始步入“僧多粥少”的时代浪潮下,需要把握市场逻辑、积攒内力,才能获得更多的市场竞争机会。

注射类医美市场发展的产品动力;

注射类医美市场热度分析

合成再生领域成为投资热点,新老材料的联合复配进一步拓宽市场边界

技术的进步推动着上游原料的扩产和材料的多样化、安全化和同源化,ECM等各种新型材料不断出现,以重组胶原蛋白、再生材料等为首的合成再生生物材料成为医美机构投资重点。根据IT桔子数据,2024年包括泰美瑞、圣至润和等在内的再生生物材料领域的企业纷纷融资,投资事件约占总注射类材料投资的60%。按照审批情况来看,根据药监局不完全统计,截止到2024年11月一共有15款针剂通过审批,以玻尿酸类为主,还有几款聚左旋乳酸、聚己内酯和肉毒素类产品。虽然玻尿酸领域近年来投资热度一般,但其仍为注射类市场的“老字号产品”和“热门赛道”,与各种新型材料的联合复配也将进一步丰富产品矩阵,拓宽注射类市场边界。;

02注射类医美市场赛道扫描;;;

透明质酸原料市场分析

依托技术创新与规模效应,中国透明质酸已在全球市场构建核心竞争力

中国透明质酸原料产业凭借技术突破、规模效应和政策红利构建了全球领先地位。首先,中国企业在微生物发酵法生产透明质酸方面取得了显著突破,相较于传统的动物提取法,微生物发酵法具有成本低、原料易得、产量高、纯度高等优势,使其成为主流制备方式。其次,全球透明质酸原料龙头供应商多来自中国,产能合计占全球70%以上,规模化生产形成成本壁垒。最后,透明质酸被列入《“十四五”生物经济发展规划》重点发展方向,享受生物医药产业税收优惠及研发补贴,加速技术转化与产能扩张。

透明质酸原料生产部分主要企业与优势介绍;

中国合规玻尿酸产品(部分);

透明质酸市场发展痛点及入局机会分析

创新驱动发展,差异化竞争是透明质酸行业突破重围的关键

中国透明质酸行业近年来经历了显著的增长,这一趋势得益于市场需求的不断扩大以及应用领域的持续拓展。然而,在这一高速增长的背后,行业也面临着产品同质化、长效性与安全性平衡难题、价格战和市场进入障碍等痛点。尽管如此,行业的发展并非没有机遇。技术创新是实现产品差异化的关键,企业可以通过研发新技术、改进生产工艺等方式,提升产品的竞争力。企业若能评估自身技术实力实现差异化创新,关注私密美容等新型潜力市场,探索与胶原蛋白等材料复配的潜力方向,也能在竞争中寻得入局发展;;

肉毒素发展现状及趋势

肉毒素市场或可走向“双生共进、各绽芳华”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