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关于临床常见的异常心电图第1页,共33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ECG的定义及原理ECG(electrocardiogram):利用心电图机从体表记录心脏每一心动周期所产生电活动变化的曲线图形。原理:心肌细胞膜的除极与复极第2页,共33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第3页,共33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心脏的传导系统窦房结→房室结→希氏束→左、右束支→浦肯野纤维→第4页,共33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正常心电图波形及特点第5页,共33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The“Grid”1mV0.20sec第6页,共33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正常心电图的波形及其生理意义1.P波:代表心房除极的电位变化(1)形态:呈圆钝形,可有轻微切迹;Ⅰ、Ⅱ、aVF、V4、V5、V6向上,aVR向下;振幅不超过0.25mV(2)时间:小于0.12s(3小格)P波高尖右房肥大第7页,共33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正常心电图的波形及其生理意义2、P-R间期:从心房除极开始到心室除极开始的时间(1)时间:正常成人一般为012s~0.20s(3-5小格),心率越快,间期缩短;心率越慢,年龄愈大,间期延长,不超过0.22s。(2)P-R间期延长表示激动通过房室交界区的时间延长,常见于房室传导阻滞。第8页,共33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正常心电图的波形及其生理意义3、QRS波群:代表心室除极的电位变化(1)时间:正常成人0.06~0.10s,儿童为0.04~0.08s。(1格半--2格半)(2)QRS波群时间延长常见于心室肥大或心室内传导阻滞。近2小格第9页,共33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正常心电图的波形及其生理意义4、S-T段:心室缓慢复极过程正常的ST段应该在水平基线,向下偏移不超过0.05mV(向下半格)。超正常下移见于心肌缺血或心肌劳损。向上偏移不超过0.1mV。(向上1格)。超正常上移见于急性心肌梗塞、急性心包炎。第10页,共33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正常心电图的波形及其生理意义5、T波:代表心室复极时的电位变化(1)方向:在QRS波群主波向上的导联中,T波于QRS波群方向一致。(2)不超过QRS波群1/10。(3)T波低平或倒置见于心肌缺血或低血钾。第11页,共33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正常心电图的波形及其生理意义6、Q-T间期:代表心室去极与心室复极的总时间,同心率有密切关系。HR越快,Q-T间期越短,反之越长。(1)时间:一般0.32-0.44s,超过正常高值0.03s称显著延长。(2)Q-T间期延长见于心动过缓、心肌损害、心脏肥大、心力衰竭、低血钙、低血钾冠心病等;缩短见于高血钙、洋地黄作用、应用肾上腺素等。第12页,共33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正常心电图的波形及其生理意义7、U波:代表心室后继电位。(1)在T波之后0.02~0.04s出现,方向与T波一致。(2)U波明显增高见于血钾过低或服用奎尼丁;U波倒置常见于冠心病。第13页,共33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正常时间为:<0.12S振幅为:<0.25mVQRS波群时间为:0.06~0.1s正常时间为:0.12~0.2s向下偏移不超过0.05mV向上偏移不超过0.1mV识别ECG:节律→P-R间期→QRS波群→S-T段第14页,共33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常见心律失常窦性心律失常期前收缩异位性心动过速扑动与颤动传导阻滞逸搏心律第15页,共33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窦性心律失常一、窦性心动过缓:一般规定窦性心律<60次/分(P-P间期大于1s,5小格)清醒时<50次/分,熟睡时<30次/分具有临床意义P-P(R-R)间期都是一致QRS波群大小形态一样每一个P波后,都有一个QRS波群常见于窦房结功能障碍、颅内压增高、甲低、服用β受体阻滞剂第16页,共33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窦性心律失常二、窦性心动过速心率>100次/min称为窦速第17页,共33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窦性心律失常三、窦性停搏:亦窦性静止P-P间期延长QRS波群大小形态一样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