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乳腺癌术后化疗后护理教学查房.ppt
文件大小:1.35 MB
总页数:33 页
更新时间:2025-06-07
总字数:约4.72千字
文档摘要

第1页,共33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查房目的1、了解乳腺癌的病因、病理生理2、掌握乳腺癌的临床表现3、了解乳腺癌的辅助检查4、熟悉乳腺癌的临床分期及相关治疗手段、治疗新进展5、掌握乳腺癌的护理措施和健康教育6、掌握乳房的自我检查第2页,共33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概念:乳腺癌是指起源于乳腺导管上皮及乳腺小叶的恶性肿瘤,是全世界女性中最为常见的恶性肿瘤。流行病学:1.此病以女性多见,40岁较多,50岁快速增加,但是老年以后增加的速度就变得缓慢。2.直系亲属中有一人患乳癌,患病率会提高两倍。3.月经初潮在13岁以前比在13岁以后的发病率多出一倍。4.自然停经—妇女越晚停经越容易致癌,人工停经—越年轻将双侧卵巢切除,其致癌率越低。5.母乳喂养降低致癌率。但是高脂饮食会增加致癌率。6.初次怀孕年龄小于19岁或介于30—34岁者致癌率较高,但小于35岁的初孕妇。7.在更年期长期服用雌激素可大大增加患乳腺癌的几率。8.长期的紧张焦虑也会增加致癌率。第3页,共33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皮肤酒窝征橘皮样变临床表现乳晕皮肤破溃第4页,共33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第5页,共33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一)影响学检查1、X线:乳房钼靶X线摄片—普查方法,发现早期乳房癌2、B超3、近红外线扫描4、热图像(二)细胞学和活体组织病理检查(三)乳腺导管内镜检查辅助检查第6页,共33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临床分期乳腺癌的临床分期采用国际抗癌联(UICC)建议的T(原发癌瘤)、N(局部淋巴结)、M(远处转移)。2003年UICC制定乳腺癌TNM分期方法。Ⅰ期:癌肿<2cm,无腋淋巴转移。Ⅱ期:癌肿<5cm,已有腋淋巴转移。Ⅲ期:凡癌组织有锁骨上、下淋巴结转移或患侧上肢有水肿者。Ⅳ期:凡癌组织发生远距离转移者。第7页,共33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乳腺癌的临床分期T(原发癌瘤)T0:原发癌未查出Tis:原位癌T1:癌瘤直径小于等于2cmT2:癌瘤直径大于2cm小于等于5cmT3:大于5cmN(局部淋巴结)N0:同侧腋窝无肿大淋巴结N1:同侧腋窝有肿大淋巴结(1-3),尚可推动N2:同侧腋窝肿大淋巴结(4-9),融合或与周围组织粘连N3:有同侧胸骨旁淋巴结转移M(远处转移)M0:无远处转移M1:有锁骨上淋巴结转移或远处转移第8页,共33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病理——转移途径直接浸润淋巴转移(1)癌细胞经胸大肌外侧淋巴管→同侧腋窝淋巴结→锁骨下淋巴管→锁骨上淋巴结→胸导管(左)或右淋巴管导管→静脉→远处转移(2)癌细胞向内侧淋巴管→胸骨旁淋巴结→锁骨上淋巴结→静脉→远处转移血运转移第9页,共33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1)手术治疗:手术方式包括:根治术(适用于符合国际临床分期为Ⅰ、Ⅱ及Ⅲa期,全身状况能耐受手术者)、扩大根治术(此术在根治术的基础上同时清除内乳区淋巴结,临床Ⅱ、Ⅲ期,尤以病变在乳房中央或内侧者适用)、改良根治术(适用于临床Ⅰ、Ⅱa期及腋窝无明显淋巴结转移的中晚期病人。但对已有腋窝淋巴结转移者慎用)、单纯乳腺切除术(对原位癌、微小癌及因老年体弱,不能耐受根治术者适用。单纯切除术后必须追加放疗或化疗)、保留乳房外形保守术(对肿瘤直径<4cm。周围型肿瘤、单发病灶、肿瘤切缘有正常组织、淋巴结无明显转移者)(2)放射治疗:是本病主要治疗方法之一,属于局部治疗手段。放射治疗应用于:①根治性放射治疗;②术前、术后辅助治疗;③姑息性放射治疗。以放疗为主,佐以范围较小的手术(如肿块切除),其初步效果令人鼓舞。(3)化学药物治疗:乳腺癌对化疗比较敏感。对有阳性淋巴结体征的绝经妇女较适宜。目前乳腺癌较常用的化疗方案有ATC:阿霉素、多西他赛、紫杉醇、环磷酰胺乳腺癌的治疗手段第10页,共33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4)内分泌治疗:内分泌治疗对乳腺癌的生长和消退有控制作用。约有1/3晚期乳腺癌患者,施行卵巢、肾上腺或垂体切除术可获得缓解或部分缓解。(他莫昔分,亮丙瑞林、戈舍瑞林等)(5)免疫治疗:从理论上来看,免疫治疗最具有特异性,不仅损害癌细胞,不损害正常细胞,治疗效果为全身性,适用于治疗非局限的肿瘤。(6)综合治疗:现在对于肿瘤的治疗多数采取中西医结合的治疗方式,理论上早诊断、早治疗,早中期手术、放化疗有少数的根治机会,结合中药人参皂苷RH2可以起到减毒增效的作用。手术、放化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