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贫血护理讲课汇报人:文小库2025-05-08
目录02病情评估01疾病概述03基础护理措施04营养支持管理05并发症预防06家属教育指导
01疾病概述
定义与分类定义小儿贫血是指儿童体内红细胞数量或质量不足,无法提供足够的氧气和营养物质给身体各个组织和器官的一种疾病。01分类根据病因和发病机制,小儿贫血可分为缺铁性贫血、营养性巨幼细胞性贫血、溶血性贫血、再生障碍性贫血等类型。02
铁、叶酸、维生素B12等造血原料缺乏,或骨髓造血功能受到抑制,导致红细胞生成减少。红细胞生成减少红细胞膜缺陷、酶缺乏等导致红细胞易于破坏。红细胞破坏过多急性或慢性失血导致红细胞丢失过多。失血发病机制
临床表现神经系统精神萎靡、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减退、智力低下等。01心血管系统心率加快、心脏扩大、心功能不全等。02消化系统食欲不振、恶心、呕吐、腹泻或便秘等。03皮肤黏膜皮肤苍白或黄疸,口唇、口腔黏膜、甲床等毛细血管丰富的部位尤为明显。04
02病情评估
血红蛋白浓度贫血患者的红细胞计数通常会低于正常值。红细胞计数血细胞比容该指标反映红细胞在血液中所占的体积,贫血患者通常会降低。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标准,6个月至6岁儿童血红蛋白低于110g/L,6岁至14岁儿童血红蛋白低于120g/L,即可诊断为贫血。诊断标准
定期监测血红蛋白浓度可以了解贫血的改善情况。血红蛋白浓度监测红细胞计数有助于判断贫血的程度和类型。红细胞计数包括血清铁、转铁蛋白饱和度等指标,用于评估铁的储存和利用情况。铁代谢指标监测指标010203
轻度贫血血红蛋白浓度在90-110g/L(6岁以下)或120-110g/L(6岁以上)。中度贫血血红蛋白浓度在60-90g/L。重度贫血血红蛋白浓度在30-60g/L。极重度贫血血红蛋白浓度低于30g/L,可能危及患儿生命。严重程度分级
03基础护理措施
定期开窗通风,避免空气污染,室内温度适宜,避免过冷或过热。保持室内空气新鲜减少噪音和干扰,保证患儿充足的睡眠时间。创造良好睡眠环境定期打扫卫生,减少灰尘和细菌滋生,防止交叉感染。保持环境清洁环境管理
活动指导合理安排活动根据患儿贫血程度,合理安排活动和休息,避免过度劳累。01进行适当体育锻炼适当进行户外活动,增强体质,提高抗病能力。02预防意外伤害活动时注意安全,避免发生跌倒、碰撞等意外情况。03
皮肤护理保持皮肤清洁定期洗澡,保持皮肤清洁,防止皮肤感染。01注意保护患儿皮肤,避免摩擦、挤压等造成皮肤损伤。02及时处理皮肤问题发现患儿皮肤有皮疹、瘙痒等症状时,及时就医并处理。03避免皮肤受损
04营养支持管理
饮食指导如瘦肉、动物肝脏、蛋黄、绿叶蔬菜等,这些食物富含铁元素。增加含铁食物如柑橘、草莓、青椒等,有助于铁的吸收。合理搭配各类食物,确保孩子获得全面的营养。搭配富含维生素C的食物如咖啡、茶、牛奶等,应尽量避免与铁剂同时服用。避免与铁吸收相干扰的食衡饮食
铁剂补充对于缺铁性贫血的孩子,医生可能会建议口服铁剂,需按照医嘱剂量服用。口服铁剂铁剂种类繁多,应根据孩子的年龄、体重和贫血程度选用合适的铁剂。选择合适的铁剂服用铁剂时可能会出现恶心、呕吐、腹泻等不良反应,如有不适应及时咨询医生。服用铁剂的注意事项
喂养技巧母乳喂养对于婴儿来说,母乳是最好的食物,其中的铁含量虽然不高,但吸收利用率高。01辅食添加在宝宝6个月大时开始添加辅食,优先选择富含铁的辅食,如强化铁的米粉等。02餐具选择使用铁质餐具可以增加铁的摄入量,但需注意保持餐具的清洁卫生。03喂食方式喂食时避免过度喂养或强迫进食,让宝宝在愉快的氛围中进食。04
05并发症预防
保持患儿居住环境整洁,定期进行消毒,减少病原微生物的滋生。环境清洁注意饮食卫生,避免食用不洁食物,防止肠道感染。饮食卫生教育患儿及家长注意个人卫生,如勤洗手、洗澡、剪指甲等,以减少感染机会。个人卫生010302感染防控尽量避免与感染患者接触,减少感染风险。避免接触感染源04
心衰预防合理安排休息与活动根据患儿病情,合理安排休息与活动,避免剧烈运动,以免加重心脏负担期监测定期监测患儿的心率、血压等生命体征,及时发现心衰的早期症状。饮食调整给予患儿高蛋白、高热量、高维生素饮食,以增强心肌收缩力,改善心功能。预防呼吸道感染呼吸道感染是心衰的常见诱因,应积极预防。
贫血危象处理紧急输血在贫血危象时,应迅速输血以缓解症状,确保患儿生命安全。氧疗给予患儿吸氧,以改善组织缺氧状况。去除病因积极寻找并去除导致贫血危象的原因,如感染、出血等。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在贫血危象处理过程中,应密切观察患儿的病情变化,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06家属教育指导
合理搭配含铁食物,如红肉、动物肝、鱼等,避免与牛奶、茶、咖啡等影响铁吸收的食物同食。保证充足的睡眠,避免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