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肢骨折护理常规练习试题附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40分)
1.四肢骨折现场急救外固定的目的不包括以下哪项()
A.减轻疼痛
B.防止骨折断端再损伤周围组织
C.便于搬运
D.促进骨折愈合
E.避免骨折断端活动,减少出血
答案:D。解析:现场急救外固定主要是为了减轻疼痛、防止骨折断端再损伤周围组织、便于搬运以及避免骨折断端活动减少出血等,但不能直接促进骨折愈合,骨折愈合是一个复杂的生理过程,需要机体自身的修复机制和适当的治疗措施,故答案选D。
2.下列哪项不属于四肢骨折常用的外固定方法()
A.小夹板固定
B.石膏绷带固定
C.持续牵引
D.髓内钉固定
E.外固定器固定
答案:D。解析:髓内钉固定属于内固定方法,是通过手术将髓内钉插入骨髓腔来固定骨折;而小夹板固定、石膏绷带固定、持续牵引、外固定器固定均为常用的外固定方法,故答案选D。
3.骨折现场急救时,若骨折端已戳出伤口并已污染,正确的处理方法是()
A.立即复位并固定
B.冲洗消毒后复位
C.不做处理,等待医生
D.消毒后用无菌纱布包扎,待清创后再处理骨折
E.立即将骨折端回纳,避免再污染
答案:D。解析:骨折端已戳出伤口并污染时,不应立即复位,以免将污染物带入伤口深部引起感染。应消毒后用无菌纱布包扎,待清创后再处理骨折,故答案选D。
4.四肢骨折患者进行功能锻炼的原则,下列哪项不正确()
A.早期以患肢肌肉的舒缩活动为主
B.中期以骨折处远近侧关节活动为主
C.晚期以重点关节为主的全面功能锻炼
D.功能锻炼应循序渐进
E.活动范围应由小到大,次数由少到多,强度由弱到强,可随意进行
答案:E。解析:功能锻炼应循序渐进,活动范围应由小到大,次数由少到多,强度由弱到强,但不能随意进行,要根据骨折的愈合情况和患者的身体状况等合理安排,故答案选E。
5.小夹板固定患者的护理,下列哪项不正确()
A.缚夹板的带结以不能上下移动为宜
B.注意观察肢体的感觉、运动及血运情况
C.抬高患肢,减轻肿胀
D.指导患者进行功能锻炼
E.定期复查X线片,了解骨折愈合情况
答案:A。解析:缚夹板的带结应能在夹板上上下移动1cm为宜,过松不能起到固定作用,过紧则可能影响肢体血运,故答案选A。
6.石膏绷带固定患者的护理,错误的是()
A.石膏未干前应尽量少搬动患者
B.患肢抬高,以利静脉回流
C.观察肢体远端血运、感觉和运动情况
D.若石膏内有疼痛,可向石膏内填塞棉花以缓解疼痛
E.保持石膏清洁,避免受潮
答案:D。解析:若石膏内有疼痛,应及时查找原因,不能盲目向石膏内填塞棉花,因为疼痛可能是由于石膏过紧、局部压迫等原因引起,填塞棉花可能掩盖病情,延误治疗,故答案选D。
7.持续牵引的护理措施,不正确的是()
A.保持牵引锤悬空,滑车灵活
B.牵引绳与患肢长轴平行
C.定期测量肢体长度,两侧对比
D.皮牵引时注意防止皮肤过敏
E.骨牵引针孔处每日用酒精消毒2次,直至拔除
答案:E。解析:骨牵引针孔处每日用75%酒精消毒1~2次,直至针孔愈合,而不是直至拔除,故答案选E。
8.四肢骨折患者最常见的并发症是()
A.休克
B.脂肪栓塞综合征
C.骨筋膜室综合征
D.关节僵硬
E.感染
答案:D。解析:关节僵硬是四肢骨折患者最常见的并发症,主要是由于骨折后患肢长时间固定,缺乏适当的功能锻炼,导致关节周围组织粘连、挛缩所致;休克、脂肪栓塞综合征、骨筋膜室综合征、感染等也是骨折的并发症,但相对关节僵硬来说发生率较低,故答案选D。
9.骨筋膜室综合征好发于()
A.肩部
B.肘部
C.腕部
D.小腿
E.踝部
答案:D。解析:骨筋膜室综合征好发于前臂掌侧和小腿,因为这些部位的肌肉和神经被坚韧的筋膜包绕,当发生骨折等情况导致局部出血、肿胀时,筋膜室内压力急剧升高,容易引起骨筋膜室综合征,故答案选D。
10.下列哪项不是骨筋膜室综合征的临床表现()
A.肢体剧痛
B.肿胀明显
C.皮肤苍白
D.感觉异常
E.脉搏明显增快
答案:E。解析:骨筋膜室综合征的临床表现主要为肢体剧痛、进行性肿胀、皮肤苍白或发绀、感觉异常、被动牵拉痛等,脉搏一般减弱或消失,而不是明显增快,故答案选E。
11.骨折患者长期卧床可能发生的并发症是()
A.缺血性肌挛缩
B.创伤性关节炎
C.骨化性肌炎
D.压疮
E.关节僵硬
答案:D。解析:骨折患者长期卧床,局部组织长期受压,血液循环障碍,容易发生压疮;缺血性肌挛缩是骨筋膜室综合征的严重后果;创伤性关节炎多因关节内骨折未准确复位等引起;骨化性肌炎常因关节扭伤、脱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