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理生理学试题
一、单选题(共92题,每题1分,共92分)
1.患儿,女,6个月,因腹泻3天入院。查体:精神菱靡,皮肤弹性差,四肢冰凉、可见花斑,口唇干,前囟略凹,心率120次/分,血压80/52mmHg,腹软。化验:血钠.132mmol/L,C.O,-C.P13mmol/L。需要快速输液扩容,下列最合适的液体是
A、0.9%氯化钠溶液
B、1.4%等渗碳酸氢钠溶液
C、5%等渗葡萄糖溶液
D、0.9%氯化钠溶液(2份:1.4%等渗碳酸氢钠溶液(1份
E、0.9%氯化钠溶液(2份:5%等渗葡萄糖溶液(1份
正确答案:D
2.属于病理生理学理论课教学绪论部分内容的是
A、肾功能衰竭
B、缺血-再灌注损伤
C、讨论疾病的概念、发生发展的原因、基本机制和转归
D、介绍病理生理学课程和学科发展的基本情况
E、心力衰竭
正确答案:D
3.酸中毒加重心力衰竭的主要机制是
A、H+与C.A.2+竞争与肌钙蛋白结合
B、引起毛细血管括约肌痉挛
C、引起低钾血症
D、促进心肌凋亡
E、抑制心肌细胞动作电位
正确答案:A
4.患者,男,81岁。近年来间歇性心前区疼痛。入院前5小时在上楼时突感心前区疼痛、气急、呼吸困难。急诊检查示脉搏122次/分,呼吸26次/分,血压175/105mmHg。心率122次/分,律齐,双肺底可闻及湿哕音。肝脾未触及,双下肢无水肿。血清肌钙蛋白T和肌钙蛋白无异常。诱发患者心功能损伤加重的主要机制.是
A、心肌梗死
B、心肌负荷过度
C、心室肌收缩不协调
D、心肌能量生成障碍
E、心脏纤维化
正确答案:B
5.高原居民对缺氧的代偿主要是通过
A、心跳加快
B、呼吸增强
C、肺血管收缩
D、血流重分布
E、组织利用氧能力增强
正确答案:E
6.急性高钾血症
A、对酸碱平衡无明显影响
B、易致呼吸性碱中毒
C、易致代谢性酸中毒
D、易致代谢性碱中毒
E、易致呼吸性酸中毒
正确答案:C
7.DIC患者广泛血栓,引起血流减慢,有利于局部凝血因子的浓缩,进-步促进新血栓形成。这种病理生理改变属于疾病发生发展的哪一规律
A、代偿与失代偿
B、因果交替
C、局部与整体
D、损伤与抗损伤
E、诱因与条件
正确答案:B
8.下述关于DIC患者出血的叙述,的是
A、引起DIC患者晚期出血的主要原因是凝血因子和血小板的减少
B、DIC患者的出血具有自发性和多部位特点
C、DIC患者出血与凝血因子Ⅻ被激活关系最为密切
D、单核巨噬细胞系统功能下降可直接引起D.IC.患者出血
E、引起DIC患者早期出血的主要原因是继发性纤溶亢进
正确答案:B
9.心衰时心肌收缩性减弱,与下列哪项因素无关
A、ATP供给不足
B、心肌细胞死亡
C、CAt复位延缓
D、肌浆网C.A.-+释放能力下降
E、肌钙蛋白活性下降
正确答案:C
10.酮症酸中毒时可出现
A、肾小管上皮细胞内[k+]↓
B、细胞内[K+]↑合并尿液[H+]↑
C、尿液[H+]↑
D、细胞内[K+]↓合并尿液[H+]↓
E、细胞内[K+]↓合并尿液[H+]↑
正确答案:E
11.在肺的非弹性阻力中,最主要的是
A、惯性阻力
B、气道阻力
C、胸廓弹性阻力
D、肺弹性阻力
E、黏滞阻力
正确答案:B
12.下列哪项不是休克第1期皮肤湿冷、苍白的原因
A、皮肤血管收缩
B、血液重新分配
C、失血使血红蛋白减少
D、儿茶酚胺释放
E、汗腺分泌
正确答案:C
13.假性神经递质引起肝性脑病的机制是
A、干扰脑的能量代谢
B、使脑细胞产生抑制性突触后电位
C、干扰脑细胞膜的功能
D、与正常递质竞争受体,但其效应远较正常递质为弱
E、引起血浆氨基酸失衡
正确答案:D
14.纳洛酮能用于休克的治疗,说明下列哪一种物质在休克发病机制中可能起重要作用
A、TXA.r
B、心肌抑制因子
C、内源性鸦片样物质
D、血管紧张素II
E、儿茶酚胺
正确答案:C
15.室间隔缺损伴肺动脉高压患者的动脉血氧变化的最主要特征是
A、动脉血氧分压降低
B、动脉血氧饱和度降低
C、血氧容量降低
D、动-静脉血氧含量差减小
E、P50降低
正确答案:A
16.下列哪项实验室检查是D.IC.筛选的检查
A、.FD.P测定
B、凝血酶时间测定
C、凝血酶原时间测定
D、出血时间
E、血块溶解时间
正确答案:C
17.水肿的不利效应是
A、稀释毒素和运送抗体
B、部分可自由移动
C、细胞营养障碍和组织器官活动障碍
D、重力效应
E、不能自由移动
正确答案:C
18.最能体现人类疾病特征的实验模型是
A、整体动物模型
B、永生化细胞模型
C、转基因动物模型
D、原代细胞模型
E、离体器官模型
正确答案:A
19.急性心肌梗死可引发
A、血管源性休克
B、心源性休克
C、阻塞性休克
D、高动力型休克
E、低容量性休克
正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