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失智老年人照护模考试题含答案(附解析).docx
文件大小:13.47 KB
总页数:20 页
更新时间:2025-06-07
总字数:约8.67千字
文档摘要

失智老年人照护模考试题含答案(附解析)

一、单选题(共30题,每题1分,共30分)

1.感觉是由感觉器官的()而引起的主观经验。

A、敏感作用

B、打击作用

C、感应作用

D、刺激作用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感觉是由感觉器官的刺激作用而引起的主观经验。当感觉器官受到内外环境的刺激时,会将刺激转化为神经冲动,传至大脑皮层的特定区域,从而产生各种感觉。感应作用通常不是用来描述感觉产生的直接原因;打击作用表述不准确;敏感作用侧重于强调器官的一种特性,而非感觉产生的机制。

2.对于的激越行为的原因/诱发因素中关于躯体不适症状叙述不正确的是

A、血糖过低或过高

B、疼痛

C、体温大于37.0℃

D、便秘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激越行为的诱发因素中躯体不适症状包括血糖过低或过高、疼痛、便秘等,而体温一般是大于38℃等较高温度时才可能与激越行为相关,37.0℃不属于引起激越行为的躯体不适相关体温范围。

3.临终老人居室环境要求不正确的是

A、整洁安静,定时通风,可摆放鲜花

B、有风扇,不需要通风

C、整洁安静,可摆放鲜花,适时消毒

D、整洁安静,定时通风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临终老人居室环境应整洁安静,定时通风,可摆放鲜花,适时消毒等。有风扇且需要通风,保持空气清新对老人很重要,B选项说不需要通风是不正确的。

4.国家卫健委发布《老年失能预防核心信息》的目的不包括

A、消灭老年人失能发生的情况

B、推动失能预防关口前移

C、增强全社会的失能预防意识

D、提高失能预防知识水平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国家卫健委发布《老年失能预防核心信息》的目的主要是推动失能预防关口前移、增强全社会的失能预防意识、提高失能预防知识水平等,目前无法完全消灭老年人失能发生的情况,A选项不符合目的。

5.关于烫伤处理的注意事项,说法不正确的是

A、冷却越快、浸泡时间越长、水温越低则效果越好

B、心前区禁忌冷却处理

C、不要急切地脱掉衣服,以免撕裂烫伤后的水泡

D、冷却水温越低则效果越好,但水温不能低于10℃,以免冻伤

正确答案:D

6.照护反常行为与激越情绪多的缓解对于房间环境的准备哪项是错误的?

A、房间内周围物品摆放有序

B、房间内不用收集危险品

C、房间内尽量保留老人比较熟悉的物品

D、选择安静、熟悉的环境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照护反常行为与激越情绪多的老人时,房间内需要收集危险品,以防止老人因接触危险品而发生意外,保障老人安全,所以选项B中说不用收集危险品是错误的。选项A房间内周围物品摆放有序,可减少老人被绊倒等风险;选项C保留老人熟悉的物品能增加老人的安全感;选项D选择安静、熟悉的环境有利于缓解老人的不良情绪,这些都是正确的做法。

7.启动1+X证书制度试点,是促进()培养培训模式和评价模式改革、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举措。

A、专业技术人才

B、社会工作人才

C、技能人才

D、管理人才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启动1+X证书制度试点,是促进技能人才培养培训模式和评价模式改革、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举措。该制度试点主要针对职业教育领域,聚焦于培养更多适应社会需求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人才,通过书证融通等方式,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推动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与技能人才培养紧密相关。

8.下压前额的同时,另一只手放在颈部下方上抬,开放气道.这种心肺复苏开放气道的方法是

A、仰面抬颈法

B、托举法

C、托下颌法

D、仰面举颏法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仰面抬颈法是在进行心肺复苏时,下压前额的同时,另一只手放在颈部下方上抬以开放气道的方法。而仰面举颏法是用一只手置于患者前额用力加压,使头后仰,另一只手的食指、中指抬起下颏;托下颌法是将双手放置在患者头部两侧,肘部支撑在患者躺的平面上,握紧下颌角,用力向上托下颌。托举法不是心肺复苏开放气道的标准方法。

9.下列不属于保持平和的心态的是

A、积极

B、乐观

C、开朗

D、攀比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攀比是一种不恰当的心理,往往会引发负面情绪,破坏平和的心态。积极、乐观、开朗的心态有助于保持平和,让人以更好的状态面对生活和各种情况。

10.职业劳动者应该具有的品质是什么?

A、诚实守信

B、爱岗敬业

C、奉献社会

D、办事公道

正确答案:D

11.为了预防和延缓失智老年人废用综合征的发生,应避免

A、经常活动

B、过度照护

C、过度交谈

D、过度关心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过度照护可能导致老年人活动减少,身体机能下降,从而增加废用综合征发生的风险。过度关心一般不会直接引发废用综合征;过度交谈与废用综合征关系不大;经常活动有助于预防废用综合征,而不是避免。

12.根据我国《民法典》的规定,不能辨认自己行为的成年人属于

A、无民事行为能力人

B、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

C、限制民事行为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