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症疾病护理科普要点
演讲人:
日期:
目录
CATALOGUE
02
基础护理原则
03
常见重症疾病护理
04
专科护理操作
05
患者心理支持
06
护理资源管理
01
重症护理概述
01
重症护理概述
PART
重症疾病定义与分类
01
重症疾病定义
指病情严重、复杂,需要严密监护和治疗的疾病状态。
02
重症疾病分类
包括但不限于器官功能衰竭、严重创伤、严重感染、大手术后等。
护理核心目标与意义
提高患者生存率,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核心目标
缓解症状、预防并发症、促进康复、减轻患者痛苦。
护理意义
01
02
患者病情评估标准
体温、心率、呼吸、血压等。
生命体征评估
清醒、嗜睡、昏迷等。
意识状态评估
疼痛部位、性质、程度等。
疼痛评估
体重、摄入量、排泄量等。
营养状况评估
02
基础护理原则
PART
生命体征动态监测
体温监测
呼吸监测
循环监测
神经监测
定时测量体温,保持体温在正常范围内,避免过高或过低的体温。
观察患者的呼吸频率、节律和深度,及时发现呼吸困难或呼吸衰竭。
定期检测患者的心率、血压,评估血液循环状况,预防休克和心力衰竭。
注意患者的意识状态、瞳孔大小和对光反射,及时发现神经系统的异常情况。
感染防控关键措施
手卫生
执行严格的洗手程序,减少医护人员和患者之间的交叉感染。
01
环境清洁
保持患者周围环境清洁,定期消毒床单、衣物和医疗器材。
02
呼吸道护理
保持呼吸道通畅,定期翻身拍背,帮助患者排痰,减少肺部感染风险。
03
导管护理
对于留置导管的患者,应定期更换导管并保持导管口的清洁和干燥。
04
营养支持与并发症预防
营养评估
肠外营养
肠内营养
并发症预防
对患者进行全面的营养评估,制定个性化的营养支持计划。
优先通过口饲或鼻胃管等途径给予肠内营养,维持肠道功能和营养吸收。
当肠内营养无法满足患者需求时,考虑给予肠外营养,如静脉输注营养液。
密切监测患者的营养状况,及时调整营养支持方案,预防营养不良和过度喂养等并发症的发生。
03
常见重症疾病护理
PART
重症肺炎护理重点
保持呼吸道通畅
采取侧卧位或半卧位,及时清除呼吸道分泌物,定期翻身拍背,防止窒息。
02
04
03
01
抗感染治疗
根据药敏试验结果选用敏感抗生素,严格控制药物剂量和用药时间,观察药物疗效和不良反应。
氧疗护理
给予高浓度氧气吸入,观察氧疗效果,及时调整氧流量,避免氧中毒。
生命体征监测
密切观察患者体温、呼吸、心率、血压等生命体征变化,及时发现异常并处理。
心脑血管急症护理规范
病情监测
急救措施
药物护理
心理护理
持续监测心电图、血压、呼吸、血氧饱和度等指标,及时发现病情变化。
备好急救器材和药品,如氧气、吸引器、心肺复苏设备等,熟练掌握急救技能。
正确使用药物,如降压药、降糖药等,观察药物疗效和不良反应,及时调整用药方案。
安抚患者情绪,减轻焦虑和恐惧,积极配合治疗和护理。
全面评估患者各器官功能状况,明确衰竭的器官和程度,制定针对性的护理计划。
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如血液透析、呼吸机辅助呼吸等,保护重要器官功能。
加强感染防控措施,严格遵守无菌操作规范,合理使用抗生素。
提供合理的营养支持,满足机体代谢需要,促进器官功能恢复。
多器官衰竭护理策略
病情评估
器官功能支持
防治感染
营养支持
04
专科护理操作
PART
呼吸机使用与气道管理
6px
6px
6px
根据患者病情和呼吸状况,设置合适的呼吸机参数,如潮气量、呼吸频率、吸呼比等。
呼吸机参数设置
定期更换呼吸机管路,避免管路污染和细菌滋生。
呼吸机管路护理
采用合适的湿化装置,确保患者呼吸道湿润,防止痰液干燥、结痂。
气道湿化
01
03
02
熟悉呼吸机报警原因,及时处理报警,确保患者安全。
呼吸机报警处理
04
确保置管固定牢靠,防止脱落或移位。
置管固定
定期评估导管通畅性,避免导管堵塞或血栓形成。
导管通畅性评估
01
02
03
04
定期更换敷料,保持置管部位清洁、干燥,避免感染。
置管部位护理
严格遵守无菌操作规范,预防导管相关感染。
导管感染预防
深静脉置管维护要点
危重患者转运流程
转运前评估
转运途中监护
转运交接
转运后观察
评估患者生命体征、病情、转运风险,制定转运计划。
密切监测患者生命体征,确保患者安全。
与接收科室或人员交接患者病情、治疗、转运过程等,确保患者信息准确。
观察患者生命体征、病情变化,及时处理异常情况。
05
患者心理支持
PART
焦虑与恐惧
重症患者常常因为病情严重、治疗痛苦以及不确定的预后而产生强烈的焦虑和恐惧情绪。
抑郁与绝望
长期病痛折磨和经济压力可能导致患者产生抑郁和绝望情绪,失去治疗信心。
依赖与无助
重症患者往往生活不能自理,需要依赖医护人员和家属的照顾,易产生无助感。
愤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