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殊介入治疗技术
演讲人:
日期:
目录
CATALOGUE
02
影像引导系统应用
03
核心治疗手段
04
临床适应症覆盖
05
风险控制体系
06
技术发展趋势
01
技术分类与原理
01
技术分类与原理
PART
血管介入治疗技术
6px
6px
6px
通过导管在血管内放置支架,扩张血管狭窄部位,提高血流量。
血管内支架植入术
通过导管向血管内注射溶栓药物,溶解血栓,恢复血管通畅。
血管内溶栓术
通过导管将栓塞材料注入血管,闭塞异常血管或肿瘤血管。
血管内栓塞术
01
03
02
通过球囊导管扩张血管狭窄部位,改善血液循环。
经皮血管内成形术
04
通过穿刺针获取组织样本,进行病理诊断。
经皮穿刺活检术
将放射性粒子植入肿瘤内部,破坏肿瘤细胞,达到治疗目的。
放射性粒子植入术
01
02
03
04
通过电极导管产生射频电流,破坏异常组织,达到治疗目的。
射频消融术
利用微波能量破坏异常组织,达到治疗目的。
微波消融术
非血管介入治疗技术
新兴生物介入疗法
细胞治疗
基因治疗
生物组织工程
免疫治疗
通过输注特定细胞,修复或替代受损组织,达到治疗目的。
通过载体将基因导入体内,修复或替换异常基因,达到治疗目的。
利用生物材料构建人工组织,植入体内,修复或替代受损组织。
通过激活或抑制免疫系统,达到治疗目的。
02
影像引导系统应用
PART
通过超声实时成像,实时监测介入手术器械与目标的位置关系,确保手术器械准确到达目标区域。
超声成像具有较高的分辨率和准确性,可清晰显示病变部位及其周围组织结构,实现精准定位。
超声成像不产生电离辐射,对患者和医护人员均无辐射危害,适用于多次检查和长期治疗。
实时超声引导技术操作简便,易于掌握,可在床旁进行,减少患者移动和手术风险。
实时超声引导技术
实时监测
精准定位
无辐射
操作简便
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
血管成像清晰
微创操作
动态观察
广泛适用性
DSA技术通过消除骨骼和软组织影像,突出显示血管结构,使血管成像更加清晰。
DSA可实时观察血管的动态变化,如血流速度、血管形态等,有助于发现病变和评估治疗效果。
DSA引导下的介入手术具有微创、安全、恢复快等优点,可减轻患者痛苦和手术风险。
DSA广泛应用于神经、心血管、外周血管等多个领域的诊断和治疗。
CT/MRI融合导航技术
高精度定位
CT/MRI融合导航技术将CT或MRI图像与实时影像进行融合,实现高精度定位,提高手术精度。
01
三维可视化
该技术可将CT或MRI图像进行三维重建,提供立体的手术视野,使医生更加直观地了解病变情况。
02
手术规划
术前可在CT/MRI图像上进行手术模拟和规划,制定最佳手术路径,减少手术风险。
03
多模态融合
CT/MRI融合导航技术可与其他影像引导技术如超声、DSA等结合使用,实现多模态融合,进一步提高手术精度和安全性。
04
03
核心治疗手段
PART
射频消融与冷冻治疗
01
射频消融
利用高频电流产生热能,破坏目标组织细胞,使其失去功能并逐渐被吸收。适用于心律失常、肿瘤等疾病的治疗。
02
冷冻治疗
通过冷冻探头直接接触或组织内冷冻剂,使目标组织温度迅速降低,导致细胞内外冰晶形成,从而破坏细胞结构。适用于良性肿瘤、皮肤病等。
支架置入与栓塞技术
在影像引导下,将支架放置在狭窄或闭塞的血管或管腔中,以恢复血液流通或保持管腔通畅。适用于冠心病、脑血管狭窄等。
支架置入
通过导管将栓塞材料注入到目标血管或组织中,以阻断血液流动或达到止血目的。适用于动脉瘤、肿瘤、出血性疾病等。
栓塞技术
靶向药物递送系统
动脉靶向灌注
通过导管将药物直接注入到肿瘤或病变组织的供血动脉中,提高局部药物浓度,降低全身毒性反应。
01
静脉靶向给药
通过静脉注射药物,利用药物与特定组织或细胞的结合特性,实现药物的靶向递送。适用于肿瘤化疗、免疫治疗等。
02
04
临床适应症覆盖
PART
肿瘤精准介入治疗
通过肝动脉化疗栓塞、微波消融、射频消融等手段,实现肝癌的精准治疗。
肝癌介入治疗
肺癌介入治疗
乳腺癌介入治疗
采用支气管动脉灌注化疗、经皮穿刺氩氦刀冷冻消融等方法,提高肺癌治疗效果。
包括乳腺动脉灌注化疗、微波消融等,为乳腺癌患者提供新的治疗手段。
心血管疾病介入方案
冠心病介入治疗
运用冠状动脉支架植入、球囊扩张等技术,恢复心肌血运,减轻心绞痛症状。
结构性心脏病介入治疗
心律失常介入治疗
针对先天性心脏病、瓣膜性心脏病等,实施经导管封堵、瓣膜置换等介入治疗。
通过射频消融、冷冻消融等手段,治疗各种快速性心律失常,恢复心脏正常节律。
1
2
3
神经介入治疗领域
包括脑动脉瘤栓塞、脑动静脉畸形栓塞等,有效预防脑出血,减轻神经功能障碍。
脑血管病介入治疗
治疗脊髓动静脉瘘、脊髓血管瘤等,保护脊髓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