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患者体位02连接心电门控电极03屏气训练04硝酸甘油的使用05射线防护扫描前工作*患者体位:采用足先进体位,双臂上举过头、伸直,勿弯曲以免导致注射处血管破裂。**01患者体位02连接心电门控电极03屏气训练04硝酸甘油的使用05射线防护扫描前工作*连接心电门控电极:心电电极的放置可采用美国标准(白色导联:右锁骨中线、锁骨下;黑色导联:左锁骨中线、锁骨下;红色导联:左锁骨中线、第六或第七肋间;绿色导联:右锁骨中线、第六或第七肋间)或欧洲标准(红色导联:右锁骨中线、锁骨下;黄色导联:左锁骨中线,锁骨下;黑色导联:右锁骨中线,第六或第七肋间;绿色导联:左锁骨中线,第六或第七肋间)。对于心电信号不佳,QRS波形识别不好的患者,多由于电极片接触不良所致,可以用酒精棉球擦拭患者胸壁皮肤后重新粘贴电极片,或者检测其他干扰因素,确保心电信号良好。对于起搏器植入后患者,需要护士或者技师确定能否扫描。心电信号识别标准为:信号能被监测仪识别出R波,并且规律、无杂波干扰。*01患者体位02连接心电门控电极03屏气训练04硝酸甘油的使用05射线防护扫描前工作*屏气训练:屏气不好是检查失败最常见的原因之一。强调对患者进行实际呼吸屏气训练,而不是简单的告知。吸气末屏气(吸气幅度是最大吸气能力的50%~75%),并每次保持一致。观察并记录患者屏气后的心率变化和幅度。患者心率降低若超过10bpm,采用回顾性心电门控,并需要手工选择合适的螺距,以避免因螺距与床速不一致产生条带状伪影。告知患者检查中需要屏气的时间和次数,缓解患者紧张不安情绪。*01患者体位02连接心电门控电极03屏气训练04硝酸甘油的使用05射线防护扫描前工作*硝酸甘油的使用:服用硝酸甘油能够使冠状动脉血管扩张,弥补CT设备对细小分支血管显示不足的缺陷,但是不做常规推荐使用。CT扫描开始前3~5min舌下含服硝酸甘油0.5mg或扫描前min舌下喷服硝酸甘油1~2喷(0.5mg)。硝酸甘油使用禁忌证和不良反应请参考产品说明书。*01患者体位02连接心电门控电极03屏气训练04硝酸甘油的使用05射线防护扫描前工作*射线防护:扫描前由护士给患者佩戴好铅围脖和铅围裙,做好甲状腺、性腺等辐射敏感器官的防护工作。非必要情况下,禁止家属陪同。若病情需要,家属须穿戴好防辐射铅衣。*01对比剂参数02定位像扫描03钙化积分扫描04确定扫描模式05确定扫描参数扫描过程*对比剂注射方案:双期相技术:Ⅰ期,根据碘流率确定的注射流率,以及扫描时间(注射时间)确定注射对比剂总量(对比剂浓度和注射流率参考表2);Ⅱ期,注射生理盐水20~30ml。*技师应该准确把握患者体重,以及预估的采集曝光时间,确定合理化的对比剂用量。理想的冠状动脉强化标准是300~450HU,低于300HU强化程度不足,高于450HU显影密度过高,不利于管腔与管壁斑块(钙化)的分辨。需要注意冠状动脉近心端与远心端显影密度一致。注射对比剂前注意排空导管和注射器内空气。有条件的单位,可以使用加温箱等装置保持对比剂的温度与体温相近,特别是在冬天患者感觉更加舒适*定位像扫描及冠状动脉钙化(CAC)扫描(1)定位像扫描:自胸廓入口至心脏膈面屏气行定位像扫描(正位或正侧位,由具体设备型号决定)。定位像扫描条件由设备嵌入,不做特殊修改。CCTA采集范围:上界自气管隆嵴下1~2cm水平(根据患者体型调整),下界达心脏膈面(注意部分患者膈面抬高,CT采集范围需低于膈肌),左右各大于心缘两侧10~20mm。CCTA增强扫描时,可以根据钙化积分扫描观察到的冠状动脉开口和远端水平,确定扫描范围更加精准。对于冠状动脉搭桥术后的患者,上界自胸廓入口开始,以显示桥血管全程。(2)冠状动脉钙化(CAC)扫描:推荐CCTA前进行钙化积分扫描。但是对于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后和搭桥术后患者,因为有金属物的植入,不推荐行钙化积分扫描。扫描参数的设置与钙化积分的计算结果有关,应使用各CT设备推荐的默认参数设置进行钙化积分扫描。**测试触发扫描延迟时间(循环时间),目前有两种方法:①对比剂团注测试法(test-bolus):使用小剂量(15~20ml)对比剂团注测定循环时间,即峰值时间加4~6s的经验值设置为扫描延迟时间;②团注追踪法(bolus-tracking):推荐在降主动脉内设置一个ROI检测区,设定一个CT阈值(推荐100~150HU,按照产品说明书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