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生理学模拟习题+参考答案解析
一、单选题(共50题,每题1分,共50分)
1.肾素分泌增多时,可引起
A、血钾浓度升高
B、细胞外液量增加
C、血细胞比容增大
D、血中H+浓度升高
E、血中胶体渗透压升高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肾素分泌增多时,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激活,醛固酮分泌增加,促进肾小管对钠、水的重吸收,导致细胞外液量增加。血钾浓度升高可抑制肾素分泌;血细胞比容增大与肾素分泌增多无直接关联;血中H?浓度升高主要与酸碱平衡等因素有关;血中胶体渗透压升高主要取决于血浆蛋白含量等,与肾素分泌增多关系不大。
2.胸膜腔内的压力等于
A、大气压+肺内压
B、大气压-肺回缩力
C、大气压+肺回缩力
D、大气压-非弹性阻力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胸膜腔内压=大气压-肺回缩力。吸气时,肺扩张,肺回缩力增大,胸膜腔内压更负;呼气时,肺缩小,肺回缩力减小,胸膜腔内压负值减小。当胸膜腔密闭时,肺的回缩力是形成胸膜腔内负压的主要因素。所以胸膜腔内的压力等于大气压-肺回缩力。
3.离体实验方法优点主要是
A、能反映正常机体内的情况
B、实验方法简便
C、适宜于考察器官间协同
D、排除其他因素的影响
E、以上都不是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离体实验方法可排除神经、体液等其他因素的影响,能较单纯地观察某一因素对实验对象的作用。A选项能反映正常机体内的情况不准确,离体实验脱离了机体整体环境;B选项实验方法简便不是其主要优点;C选项适宜于考察器官间协同也不是离体实验的突出优点。
4.在抗原的直接或间接刺激下,B细胞大量繁殖,分化成
A、浆细胞
B、T细胞
C、C细胞
D、α细胞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在抗原的直接或间接刺激下,B细胞大量繁殖,分化成浆细胞和记忆细胞,浆细胞可产生抗体发挥免疫作用。T细胞是由造血干细胞在胸腺中发育而来,与B细胞分化无关;选项C、D中的“C细胞”“α细胞”并非B细胞分化产生的细胞类型。在抗原刺激下,B细胞接受信号后会开始一系列的变化过程,最终朝着浆细胞方向分化,以产生对抗原的免疫反应相关物质。
5.下列哪一类神经纤维属于肾上腺素能神经
A、交感神经节前纤维
B、副交感神经节后纤维
C、绝大部分交感神经的节后纤维
D、躯体运动神经纤维
E、副交感的节前纤维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肾上腺素能神经纤维是指当神经兴奋时,其末梢释放去甲肾上腺素和肾上腺素的神经纤维。绝大部分交感神经的节后纤维属于肾上腺素能神经。副交感的节前纤维、副交感神经节后纤维释放的是乙酰胆碱,属于胆碱能神经;躯体运动神经纤维释放的是乙酰胆碱,属于胆碱能神经;交感神经节前纤维释放的也是乙酰胆碱,属于胆碱能神经。
6.下列能激活胃蛋白酶原转变成胃蛋白酶的物质为
A、Cl-
B、Na+
C、H+
D、K+
E、内因子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胃蛋白酶原在酸性环境下可被激活转变为胃蛋白酶,胃酸中的H?可起到激活作用。而Cl?、Na?、K?、内因子均无此激活胃蛋白酶原的功能。
7.血液中CO2升高,最主要的是通过刺激什么影响呼吸?
A、颈动脉体和主动脉体感受器
B、颈动脉窦和主动脉弓感受器
C、肺部感受器
D、中枢化学感受器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血液中CO?升高时,最主要是通过刺激中枢化学感受器影响呼吸。CO?能迅速通过血脑屏障,与水结合形成碳酸,碳酸解离出的H?刺激中枢化学感受器,进而使呼吸加深加快。而外周化学感受器(颈动脉体和主动脉体感受器)对CO?的敏感性比中枢化学感受器低,不是主要的影响途径。颈动脉窦和主动脉弓感受器主要感受血压变化,肺部感受器与CO?影响呼吸关系不大。
8.使用普鲁卡因麻醉神经纤维,影响了神经纤维传导兴奋的哪一项特征
A、生理完整性
B、绝缘性
C、双向传导性
D、相对不疲劳性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普鲁卡因可阻断神经纤维上的Na?通道,使神经纤维失去生理完整性,从而影响神经纤维传导兴奋,而绝缘性、双向传导性、相对不疲劳性在使用普鲁卡因麻醉时并非直接受影响的主要方面。
9.胰腺分泌HCO3-,错误的是
A、由胰腺内小导管上皮细胞分泌
B、为胰酶提供适宜的作用环境
C、防止盐酸对十二指肠黏膜的侵蚀
D、缩胆囊素可引起HCO3-大量分泌
E、胃酸进入十二指肠后可间接刺激HCO3-分泌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缩胆囊素主要作用是促进胰酶分泌,而不是引起HCO3-大量分泌。胰腺内小导管上皮细胞分泌HCO3-,其分泌的HCO3-为胰酶提供适宜的作用环境,可防止盐酸对十二指肠黏膜的侵蚀,胃酸进入十二指肠后可间接刺激HCO3-分泌。
10.能够吸收维生素B12的部位是
A、十二指肠
B、空肠
C、回肠
D、结肠上端
E、直肠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维生素B12的吸收部位主要在回肠。回肠具有特殊的受体和转运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