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治疗学测试题(含答案)
一、单选题(共83题,每题1分,共83分)
1.骨折、关节炎或因疼痛关节不能活动的情况下,进行肌力增强训练,减少肌肉废用性萎缩,一般使用哪种肌肉收缩形式
A、等长收缩
B、动力收缩
C、向心性收缩
D、离心性收缩
E、以上均不是
正确答案:A
2.牵引的生理效应是
A、脊柱机械性拉长
B、椎体周围小关节的松动
C、脊柱肌肉放松,缓解肌肉痉挛
D、缓解疼痛
E、以上均有
正确答案:E
3.抑制病理运动模式的方法是
A、Bobath法
B、PNF法
C、Brunnstrom法
D、Rood法
E、运动再学习法
正确答案:A
4.Brunnstrom偏瘫恢复六阶段中,下肢Ⅲ期的表现为()
A、迟缓,无随意运动
B、出现联合反应,不引起关节运动的随意肌收缩,出现痉挛
C、痉挛加剧,随意引起共同运动或其成分
D、坐位,足跟触地,踝关节能背屈
E、立位,髋伸展位能屈膝
正确答案:C
5.在克服阻力时,上肢由屈曲状态变为伸展状态的动作过程称为()
A、蹬伸
B、推
C、拉
D、鞭打
E、缓冲
正确答案:B
6.要取得康复医疗最佳效果的时机应该是
A、疾病慢性阶段
B、出现功能障碍后
C、病前早期预防
D、伤病的急性期和恢复早期
E、抢救生命时
正确答案:C
7.偏瘫患者(运动功能BrunnstromⅡ期)从床移至轮椅过程中,错误的是()
A、轮椅在患侧与床成30°~45°
B、刹住车轮,移开足托
C、患者健手握住轮椅远侧扶手站起
D、站稳后以健足为轴缓慢转动身体
E、使臀部对着椅子后缓慢坐下
正确答案:A
8.膝关节的扣锁机制主要表现为
A、在末端伸膝20°时,胫骨相对股骨外旋
B、在末端屈膝20°时,胫骨相对股骨外旋
C、在末端伸膝20°时,胫骨相对股骨内旋
D、在末端屈膝20°时,胫骨相对股骨内旋
正确答案:A
9.下列不属于个体发育的8个基本运动模式的是()
A、站立
B、仰卧屈曲
C、行走
D、转体或滚动
E、爬行
正确答案:E
10.关于平衡功能的影响因素,描述错误的是()
A、本体感觉越灵敏,越有利于平衡
B、支撑面积越大,越有利于平衡
C、稳定极限越大,越有利于平衡
D、支撑面越平整,越有利于平衡
E、摆动的频率越高,越有利于平衡
正确答案:E
11.被动关节活动度训练时,错误的是()
A、患者完全不用力
B、治疗师固定被治疗关节远端的肢体部位
C、施力不超过无痛范围的极限
D、患者处于舒适体位
E、治疗师选择能较好发挥自身力学作用的位置
正确答案:B
12.设计脑卒中患者的运动再学习方案,每个方面的训练分为几个步骤
A、7
B、6
C、3
D、5
E、4
正确答案:E
13.步行与跑步的区别是
A、有摆动期
B、有支撑相
C、有双支撑期
D、有支撑期
E、有摆动相
正确答案:C
14.特发性脊柱侧弯半年,目前没有疼痛,希望矫正脊柱的形态,此时最适合的关节松动手法是
A、Ⅳ级手法
B、Ⅰ级手法
C、Ⅱ级手法
D、Ⅲ级手法
E、Ⅰ级和Ⅱ级手法
正确答案:A
15.关节松动技术中的Ⅱ级手法是指
A、治疗师在关节活动范围内大范围、节律性地来回推动关节,每次均接触到关节活动的终末端
B、治疗师在关节活动范围内大范围、节律性地来回推动关节,但不接触关节活动的起始端和终末端
C、治疗师在关节活动允许范围内的起始端小范围、节律性地来回推动关节
D、治疗师在关节活动允许范围内的终末端小范围、节律性地来回推动关节,每次均接触到关节活动终末端
E、治疗师在关节活动的终末端,大范围、节律性地来回推动关节
正确答案:B
16.等长收缩可训练()
A、Ⅰ型纤维
B、Ⅱa型纤维
C、Ⅱb型纤维
D、Ⅰ、Ⅱa和Ⅱb三种纤维
E、Ⅰ和Ⅱa两型纤维
正确答案:E
17.某患者,男,62岁,脑出血3个月,上肢可随意出现屈肌协同运动,肌张力轻度增高,被动伸直时,在ROM后50%范围内出现卡住。按修订后Ashworh痉挛评定该患者肌张力为
A、Ⅰ级
B、Ⅰ+级
C、Ⅱ级
D、Ⅲ级
E、Ⅳ级
正确答案:B
18.健康成人可以见到的运动是
A、共同运动
B、Raimiste现象
C、联合运动
D、原始反射
E、联合反应
正确答案:C
19.患者,男,22岁,左侧髌骨横行骨折,行AO张力带钢丝内固定术,提高该患肢的肌力和耐力,以下哪项运动属于闭链式运动方式()
A、股四头肌静力性收缩
B、卧位直腿抬高练习
C、小腿捆绑沙袋踢腿练习
D、骑功率车练习
E、走活动平板练习
正确答案:D
20.神经肌肉本体促进法(PNF)中:节律稳定()
A、拮抗肌的等张收缩、松弛
B、增加运动模式中无力成分的活动范围与耐力
C、拮抗肌与主动肌同时的等张收缩
D、相互拮抗的肌肉的交替的等张收缩
E、接着作主动肌的等张收缩
正确答案:C
21.下列平衡训练原则错误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