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
学习內容
一.我国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主要法律、法规及标准
二.化学品鉴别与分类
三.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的主要内容
四.术语和定义
五.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的建立
六.危害辨识、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知识简介
一.我国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主要法律、法规及标准
危险化学品的特点
(1)所处理的物料(原料、中间产物及成品等)大多具有易燃、易爆、有毒、腐蚀性的特性;
(2)工艺过程复杂,工艺条件苛刻,工艺上常常需要高压、高温或深度冷冻等;
(3)作业方式多样化。石油炼制及相关的石油化工生产装置规模大型化、连续化、自动化;染料、农药等化工生产常采用间歇式生产方式,产量不大、品种繁多;钻井、采油作业等因在野外作业,不得不在各种各样恶劣的气候条件下工作。
危险化学品存在的主要危险及有害因素
火灾、爆炸、致人中毒、灼伤、污染环境。
1主要管理法律、法规及规则
(1)《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
(2)《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国务院344号令,2002.1)
(3)《危险化学品登记管理办法》(国家经贸委35号令,2002.10)
(4)《危险化学品经营许可证管理办法》(国家经贸委36号令,2002.10)
(5)《危险化学品包装物、容器定点生产管理办法》(国家经贸委37号令,2002.10)
(6)《作业场所安全使用化学品公约》(170号国际公约,国际劳工组织,1990.6)
(7)《工作场所安全使用化学品规定》(原劳动部、化工部联合制定,1996.12)
(8)《爆炸危险场所安全规定》(原劳动部)
(9)《仓库防火安全管理规则》(原化工部)
(10)《易燃易爆化学品消防安全监督管理办法》(原公安部)
(11)《有毒作业危险分级监察规定》(原劳动部)
(12)《铁路危险货物运输管理规则》(原铁道部)
(13)《水路危险货物运输规则》(交通部)
(14)《汽车危险货物运输规则》(交通部)
2主要标准
(1)《危险货物分类与品名编号》GB6944-86
(2)《危险货物命名原则》GB7694-87
(3)《危险货物品名表》GB12268-90
(4)《危险货物包装标志》GB190-90
(5)《危险货物运输包装通用技术条件》GB12463-90
(6)《道路运输危险货物车辆标志》GB13392-92
(7)《常用危险化学品的分类及标志》GB13690-92
(8)《危险货物运输包装类别划分原则》GB/T15089-94
(9)《职业性接触毒物危害程度分级》GB5044-85
(10)《常用化学危险物品贮存通则》GB15603-1995
(11)《危险化学品安全标签编写规定》GB15258-1999
(12)《危险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编写规定》GB16483-2000
(13)《剧毒物品分级、分类与品名编号》GB57-93
(14)《危险化学品经营企业开业条件和技术要求》GB18265-2000
(15)《重大危险源辨识》GB18218-2000
二.化学品鉴别与分类
危险化学品的概念
指物质本身具有某种危险特性,当受到摩擦、撞击、震动、接触热源或火源、日光曝晒、遇水受潮、遇性能相抵触物品等外界条件的作用,会导致燃烧、爆炸、中毒、灼伤及污染环境事故发生的物品。
化学品鉴别与分类
化学品危险性鉴别与分类就是根据化学品(化合物、混合物、或单质)本身的特性,依据有关标准,确定是否是危险化学品,并对危险化学品划出可能的危险性类别和项别。
化学品危险性鉴别与分类是进行化学品安全管理的前提,鉴别与分类的正确与否直接关系到产品安全标签的内容、危险标志以及安全技术说明书的编制,因此化学品鉴别与分类也是化学品管理的基础。
生产企业对其生产、销售的化学品危险性的鉴别与分类负有最基本的责任。
1.企业的责任
生产企业必须依据《规定》和国家标准到国家主管部门认可的专业机构对其生产的化学品进行危险性鉴别和分类,否则不能出厂。
经营、使用企业必须对所经营的化学品(包括进口化学品)向供应商索取有关化学品危险性鉴别、分类的文件。
2.我国化学品危险性的分类
依据《常用危险化学品的分类及标志》(GB13690-92)和《危险货物分类和品名编号》(GB6944-86)两个国家标准,我国将危险化学品按其危险性划分为8类、21项。
第1类爆炸品
第2类压缩气体和液化气体
第3类易燃液体
第4类易燃固体、自燃物品和遇湿易燃物品。
第5类氧化剂和有机过氧化物
第6类毒害品和感染性物品
第7类放射性物品
第8类腐蚀品
(1)爆炸品
本类化学品指在外界作用下(如受热、受摩擦、撞击等),能发生剧烈的化学反应,瞬时产生大量的气体和热量,使周围压力急剧上升,发生爆炸,对周围环境造成破坏的物品,不包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