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人体对振动的响应 测量仪器 第1部分:通用振动计 编制说明.pdf
文件大小:179.32 KB
总页数:4 页
更新时间:2025-06-07
总字数:约4.6千字
文档摘要

《人体对振动的响应测量仪器第1部分:通用

振动计》

(征求意见稿)编制说明

一、工作简况

【包括任务来源、制定背景、起草过程等】

1.任务来源

本国家标准《人体对振动的响应测量仪器第1部分:通用振动计》制定项目,由全

国机械振动、冲击与状态监测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53)提出并归口。该项目于2024

年8月向国家标准委正式提出立项申请,于2025年2月列入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制修订

项目计划,通知文号为国标委发〔2025〕7号,计划号T-469。该标准等同采用

ISO8041-1:2017《人体对振动的响应测量仪器第1部分:通用振动计》,起草单位由

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中国机械总院集团郑州机械研究所有限公司等单位组成。

2.制定背景

机械振动往往会破坏机器的正常工作和原有性能,振动的动载荷使机器加速失效、缩短

使用寿命甚至导致损坏造成事故。机械振动还直接或间接地产生噪声,恶化环境和劳动条件,

危害人类的健康。人体振动测量仪主要用于对各种车辆、船舶、飞行器等的平顺性,环境公

害振动和全身振动和手臂振动等人体对振动的响应;机械工具如风镐、风钻、电锯等手臂振

动作出生物医学物理参数的评价。该标准是ISO2631《机械振动与冲击人体暴露于全身振

动的评价》、ISO5349《机械振动手传振动的测量与评价》、ISO10326《机械振动车辆

座椅振动评价的实验室方法》等有关人体振动评价10余项国际标准测量方法的基础标准,

因此该标准在国内外得到了格外重视和广泛使用,是国内生产该类产品的技术依据和基础标

准。

近年来,人体振动计和环境公害测量振仪器在飞机、汽车、船舶和航空航天等领域的人

体对振动的响应测量方面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人体振动计属国家依法管理的进口计量器具型

式审查目录中的计量器具。2008年通过等同采用ISO8041:2005制定此国家标准,由于该

国际标准在2017年进行了修订,新标准变更内容很多,按照等同采用国际标准的原则重新

修订国家标准意义重大、势在必行。

该标准的等同转换可为人体振动测量评价提供科学的方法,为我国相关领域的检测研究

提供参考依据。它对规范和指导我国人体振动测量和评价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对我国振动

与冲击测量技术领域具有一定的适用性和可操作性。

3.起草过程

1

起草(草案、调研)阶段:

2025年2月全国机械振动、冲击与状态监测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简称全标委)确定中

国计量科学研究院作为本标准的负责起草单位,负责起草单位安排杨丽峰担任本标准的主要

起草人,成立起草组,起草组由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中国机械总院集团郑州机械研究所有

限公司等单位组成。起草组组织翻译了国际标准ISO8041-1:2017《人体对振动的响应测

量仪器第1部分:通用振动计》,形成本标准的译文。2025年4月,起草组在译文的基

础上进行讨论、修改,完成了标准立项草案。

二、国家标准编制原则、主要内容及其确定依据

【修订国家标准时,还包括修订前后技术内容的对比】

1.国家标准编制原则及其确定依据

1)本标准等同采用ISO8041-1:2017《人体对振动的响应测量仪器第1部分:通

用振动计》。

2)本标准制定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

和起草规则》和GB/T1.2—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2部分:以ISO/IEC标准化文件为

基础的标准化文件起草规则》的要求进行。

2.主要内容

根据ISO8041-1:2017《人体对振动的响应测量仪器第1部分:通用振动计》标

准内容确定本标准主要内容。根据GB/T1.2—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2部分:以ISO/IEC

标准化文件为基础的标准化文件起草规则的要求删去国际标准的封面、前言,代之以符合

GB/T1.2—2020要求的封面、前言。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

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将国际标准中的“范围”列为第1章,增加“第2

章规范性引用文件”,后续各章按照国际标准中章的序号加2排列。

本标准规定了用于评价人体对振动响应的振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