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合反应检查体位:受检查者仰卧位刺激体位:对任何一侧肢体施抗阻运动反应;对侧肢体肌张力增高且表现类似动存在时间:0-8岁或9岁第31页,共45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立直反射又称矫正反射,是身体在空间发生位置变化时,主动将身体恢复立直状态的反射,立直反射的中枢在中脑和间脑。主要功能是维持头在空间的正常姿势、头颈和躯干间、躯干与四肢间的协调关系,是平衡反应功能发展的基础。第32页,共45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关于原始反射及肌张力判定第1页,共45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学习目标掌握反射的评定方法及意义第2页,共45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反射发育原始反射(脊髓水平)中枢位于脊髓、延髓和桥脑。原始反射缺如、减弱、亢进或残存,都是异常的表现。第3页,共45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分类脊髓水平(原始反射)一般在出生后2个月内出现并存在,包括屈肌收缩反射(0-2)、伸肌伸张反射(0-2)、交叉性伸展反射(0-2)、Moro反射(0~4或6)、握持反射(0~4)等。脑干水平(状态反射)大部分脑干水平反射在出生时出现并且维持至出生后4个月或6个月,包括非对称性紧张性颈反射(0~6),对称性紧张性颈反射(0~6)、紧张性迷路反射(0~6)等。第4页,共45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中脑水平大部分中脑水平的反应在出生时或出生后4~6个月出现并到5岁左右基本消失,包括各种调整反应。大脑皮质水平大脑水平的反应在出生后6个月出现并终生存在,包括保护性伸展反应和各种平衡反应。第5页,共45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屈肌收缩反射检查体位;受检者仰卧位,头置正中,伸展两下肢。刺激方法:刺激一侧足底。反应受刺激的下肢失去控制,迅速发生髋膝屈曲踝关节背屈足趾展开。第6页,共45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屈肌收缩反射第7页,共45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伸肌伸张反射检查方法:让受检者仰卧位,一侧下肢屈曲一侧下肢伸展,刺激屈曲侧的下肢反应:受刺激侧下肢伸展存在时间0-2个月第8页,共45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伸肌伸张反射第9页,共45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交叉伸展反射检查方法:让受检者仰卧位,一侧下肢屈曲一侧伸直。刺激伸展侧下肢反应:当伸展侧下肢屈曲时,对侧下肢伸直存在时间;0-2个月第10页,共45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交叉伸展反射第11页,共45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握持反射此反射出生后即出现,逐渐被有意识的握物所替代。肌张力低下不易引出,脑瘫患儿可持续存在,偏瘫患儿双侧不对称,也可一侧持续存在。(1)检查方法:将手指或其它物品从婴儿手掌的尺侧放入并按压。(2)反应:小儿手指屈曲握物。(3)存在时期:0~4个月第12页,共45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第13页,共45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拥抱反射又称惊吓反射。由于头部和背部位置关系的突然变化,刺激颈深部的本体感受器,引起上肢变化的反射。亢进时下肢也出现反应。检查方法:小儿呈仰卧位,拉小儿双手慢慢抬起,当肩部略微离开桌面(头并未离开桌面)时,突然将手抽出。第14页,共45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拥抱反射反应:分为两型。拥抱型:小儿两上肢对称性伸直外展,下肢伸直、躯干伸直,拇指及示指末节屈曲,呈扇形张开,然后上肢屈曲内收呈拥抱状态。伸展型:又称不完全型,可见小儿双上肢突然伸直外展,迅速落于床上,小儿有不快感觉,多见3个月以上的婴儿。第15页,共45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存在时期:拥抱型0~3个月;伸展型4~6个月。第16页,共45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觅食反射特征:婴儿转头至受刺激侧,并张口寻找刺激物。以食指轻压口周围皮肤,触在口角,婴儿会张口并转头至刺激侧。出现时间:0~3月消失时间:3~4个月会慢慢消失。第17页,共45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动作显示意义:觅食反射是婴儿出生后为获得食物、能量、养分而必定会出现的求生需求。当有物体碰触到他的嘴角,婴儿会试图寻找到物体来源并做吸吮的动作。婴儿的学习能力在妈妈肚子里时便已开始。因此,当婴儿长大到3~4个月之后,会学习、认知到肚子饿时,若用哭来表现就会有人来喂奶,于是慢慢改以行为表现来表达需求,因此寻乳反射也将慢慢消失第18页,共45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吸吮反射特征:把东西放到婴儿口中会吸吮。6周之后呼吸、吸吮与吞咽反射三者相互协调,喂食将变得更有效率。初生婴儿的咀嚼功能尚未完全,只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