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1
机电汽车系汽车组授课教案
学年第一学期
课题
(章节篇目)
C-3汽车起动系统的故障诊断与排除
计划课时
4
课型
理实一体
授课时间
(周次)
6、7周
教
学
目
标
知识目标
(1)会叙述起动系统的电路组成;
(2)会识读汽车起动电路图;
(3)会查阅维修手册,根据故障现象对起动电路进行故障原因分析。
技能目标
(1)能做好作业准备,并能正确记录车辆信息;
(2)能指出起动系统各元件安装位置及特点;
(3)能使用万用表等工具对起动系统故障进行检测维修。
素养目标(含思政目标)
(1)培养学生尊纪守规、严谨务实的工作态度,团结协作,共同发展的职业品质。
(3)培养乐于奉献,为民族振兴和当地经济发展作贡献的政治素养。
学
情
分
析
教学对象是19汽修1班学生,大部分学生学习基础较扎实,学习态度端正,学习动机较强。学生已学习了电工基础及汽车电器设备构造与维修课程中的蓄电池、发电机、起动机的结构原理、起动机的检修等相关知识技能,具有一定的动手能力。但学生理论学习能力、抽象思维能力不强,将课本知识转化为实际技能还有一定难度,在实训中有一定的盲目性。教学过程需要慢慢引导,创设好教学情境,设计好教学活动,按同组异质进行分组学习探究。教师需重点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和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综合应用能力。
教学重点
及解决措施
本次课程的教学重点是起动系统的故障检修,教学过程按理实一体化的教学思路,以活动任务为主线、学生为主体,体现“做中学,做中教”的理念,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在完成活动任务的行动中提升学生检修起动机的能力。
教学难点
及解决措施
本次课程的教学难点是让学生把理论学习的知识和实践操作的内容有机结合起来,在教学中我们以活动设计的形式,把关键的技能点融入到整个教学过程,从而提升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和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综合应用能力。
教学媒体
电脑、互动式一体化教学平台等
教学方法
直观演示法、任务驱动法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授课内容、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目的
一、复习旧知
复习提问:
1.请叙述起动机各接线端子的名称及作用?
2.起动机不解体检查项目有哪些?
3.起动机解体检查项目有哪些?
思考并回答问题
回顾旧知,承上启下。
二、任务引入
提出问题:
某4S店接到一辆08款别克凯越轿车,起动机不转,前台通过跟客户交流,填写维修工单后交电气维修工进行起动机电路检修。如果你是这个维修工,你会修吗?
1.分组讨论。
2.回答问题。
3.明确学习目标。
创设情境,激发兴趣,引出课题。
三、明确任务
教师下发任务书并明确学习任务:
C-3汽车起动系统故障检修任务书
学生接收任务书,并明确要完成的任务。
师生共同明确学习任务,提高学生学习参与性,明确学习目标。
四、任务实施
?理论讲授
一、作业准备:挂空档或P档、拉手刹、放车轮挡块、车外三件套、车内五件套),并起动车辆观察起动系统的工作状况。
二、查阅维修手册。
三、车辆信息查找。
?操作示范
?活动安排
活动一:作业准备、记录车辆(台架)信息
学生通过任务实施,亲身体验整个工作流程,“做中学,学中做,做中教”,以“体验”促“思维”,使学生获取实践经验,提升理论知识,强化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综合应用能力。
?理论讲授
一、汽车起动系统控制电路工作原理
1.不带起动继电器的起动控制电路
2.带起动继电器的起动控制电路
3.带起动保护的起动控制电路
二、典型汽车启动制电路的分析
1.丰田卡罗拉轿车起动电路
2.别克凯越轿车起动电路
三、汽车起动系常见故障诊断与排除
(一)起动机不转
1.故障现象
2.故障原因
3.诊断与排除
(二)起动机起动无力
1.故障现象
2.故障原因
3.诊断与排除
(三)起动机空转
1.故障现象
2.故障原因
3.诊断与排除
(四)起动机异响
1.故障现象
2.故障原因
3.诊断与排除
?操作示范
?活动安排
活动二:起动系统故障诊断与排除
五、检查评估
1.督促学生填写完善任务书。
2.安排小组长收取任务书。
3.教师根据活动过程情况对学生进行评价。
4.展示活动成果。
1.学生完善任务书。
2.自我评估与小组互评。
通过评价,发现优点与不足
六、任务小结
1.教师对整个活动过程中的优点和缺点进行总结。
2.分别展示优秀和存在缺陷的活动成果,并进行点评。
3.引导学生归纳总结,并强调本次课的重点。
1.分析活动成果中的优点和不足。
2.学生自行归纳总结本次课程的内容。
加强学生对本次课重点难点的把握,巩固所学知识。
七、巩固练习
1.安排学生未完成书本巩固练习题。
2.分析讲解答案。
1.学生做题。
2.对正答案。
进一步巩固所学知识
八、知识拓展
1.介绍与本工作任务有关的拓展知识。
2.安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