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1
机电汽车系汽车组授课教案
学年第一学期
课题
(章节篇目)
C-2汽车起动机总成的检测维修
计划课时
4
课型
理实一体
授课时间
(周次)
6周
教
学
目
标
知识目标
(1)能对汽车起动机的各接线端子进行分析;
(2)熟悉起动机的拆装和检修方法;
(3)能对起动机的各项测试参数进行分析,判断起动机的性能好坏。
技能目标
(1)能进行起动机的拆装;
(2)能对汽车起动机总成进行不解体检查;
(3)能使用万用表对转子、定子、电磁开关进行性能检测。
素养目标(含思政目标)
(1)培养学生尊纪守规、严谨务实的工作态度,团结协作,共同发展的职业品质。
(3)培养乐于奉献,为民族振兴和当地经济发展作贡献的政治素养。
学
情
分
析
教学对象是19汽修1班学生,大部分学生学习基础较扎实,学习态度端正,学习动机较强。学生已学习了电工基础及汽车电器设备构造与维修课程中的蓄电池、发电机、起动机的结构原理等相关知识技能,具有一定的动手能力。但学生理论学习能力、抽象思维能力不强,将课本知识转化为实际技能还有一定难度,在实训中有一定的盲目性。教学过程需要慢慢引导,创设好教学情境,设计好教学活动,按同组异质进行分组学习探究。教师需重点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和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综合应用能力。
教学重点
及解决措施
本次课程的教学重点是起动机总成的检修方法,教学过程按理实一体化的教学思路,以活动任务为主线、学生为主体,体现“做中学,做中教”的理念,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在完成活动任务的行动中提升学生检修起动机的能力。
教学难点
及解决措施
本次课程的教学难点是让学生把理论学习的知识和实践操作的内容有机结合起来,在教学中我们以活动设计的形式,把关键的技能点融入到整个教学过程,从而提升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和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综合应用能力。
教学媒体
电脑、互动式一体化教学平台等
教学方法
直观演示法、任务驱动法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授课内容、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目的
一、复习旧知
复习提问:
1.启动机由哪三大部分组成,各有什么作用?
2.汽车启动直流电机由哪些部件组成、各部件有何作用?
3.启动机的操纵机构由哪些部件组成,其中电
磁开关有何作用?请说出它的结构组成。
思考并回答问题。
回顾旧知,承上启下。
二、任务引入
提出问题:
车辆在起动时,起动机不转,经修理人员排查为起动机本身故障,你能检测出具体损坏的部位并进行修复吗?
1.分组讨论。
2.回答问题。
3.明确学习目标。
创设情境,激发兴趣,引出课题。
三、明确任务
教师下发任务书并明确学习任务:
C-2汽车起动机维护及检修任务书
1.起动机不解体检查
2.起动机的拆卸
3.起动机的解体检测
4.起动机的装复
学生接收任务书,并明确要完成的任务。
师生共同明确学习任务,提高学生学习参与性,明确学习目标。
四、任务实施
?理论讲授
一、作业准备。
二、查阅维修手册。
?操作示范
?活动安排
活动一:作业准备
学生通过任务实施,亲身体验整个工作流程,“做中学,学中做,做中教”,以“体验”促“思维”,使学生获取实践经验,提升理论知识,强化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综合应用能力。
?理论讲授
一、起动机接线端子识别
二、起动机不解体检查
为了确定起动机有无故障,在起动机解体之前可凭经验或用仪器对其进行不解体检查。具体方法如下:
1.检查外壳有无裂纹及损坏,接线端子有无松动。
2.转动转子,检查轴承阻力、噪声以及转子与定子之间有无摩擦。
3.拆下电磁开关与电动机之间的连接片,用数字万用表200?档位检测电磁开关吸拉线圈、保持线圈、直流电动机的电阻值。其阻值应符合吸拉线圈电阻小于1?,保持线圈电阻小于2?,电动机电阻值小于1?。
?操作示范
?活动安排
活动二:起动机不解体检查
?理论讲授
三、起动机的拆解
?操作示范
?活动安排
活动三:起动机的拆卸
?理论讲授
四、起动机的解体检测
(一)直流电机的检测
1.磁场绕组的断路和搭铁检测
(1)磁场绕组断路的检测
(2)磁场绕组搭铁的检测
2.电枢绕组的断路和搭铁检测
(1)电枢绕组断路的检测
(2)电枢绕组搭铁的检测
3.电枢轴的检修
4.换向器的检修
5.电刷与电刷架的检修
(二)电磁开关的检测
(三)单向离合器的检测
?操作示范
?活动安排
活动四:起动机的解体检测
?理论讲授
五、起动机的装复
起动机的装复顺序与解体时的顺序相反。
?操作示范
?活动安排
活动五:起动机的装复□
五、检查评估
1.督促学生填写完善任务书。
2.安排小组长收取任务书。
3.教师根据活动过程情况对学生进行评价。
4.展示活动成果。
1.学生完善任务书。
2.自我评估与小组互评。
通过评价,发现优点与不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