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2/NUMPAGES2
Unit5UsingLanguage2名师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活动主题:该部分以“评估化学耕作和有机耕作”(Evaluate?chemical?farming?and?organicfarming)为活动主题,思考耕作方式与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问题。学生先阅读文本,了解化学耕作和有机耕作的概念以及各自的优缺点,再结合自己的理解选取其中一种耕作方式,使用论据,论证为什么该耕作方式更好,表达倾向性的观点。整个活动需要学生结合文本内容和自己的理解深入思考,着重训练思维的逻辑性和批判性。
文本分析:整体而言,该阅读文本是一篇说明文。文本分别介绍了化学耕作和有机耕作两种耕作方式的特点,分析了各自的优缺点,最后的结论是人类如果想要既吃得饱又吃得健康,同时保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文本启发读者从多角度思考农业耕作的方式,辩证地看待化学耕作和有机耕作的问题。在文本结构上,作者采用了“先分后总”的信息组织方式,先介绍化学耕作方式,再介绍有机耕作方式,最后谈了自己的看法-其实,目前并没有一种耕作方式可以解决全部问题。文本使用了说明、举例、对比等写作手法,并运用了大量的语篇标识词,例如:表示转折的however、but,表示举例的for?example、for?instance,表示并列和递进的?and、also,表示补充信息的in?addition,用以引出不同信息的as?for、as?an?alternative,用以引出原因和结论的because、therefore,等等。用这些标识词连接句子、构成语篇,也体现了文本较强的逻辑性和所说明内容的全面性。
活动设计:该部分共五个活动,贯通落实了从读到写的具体任务。活动1中的六个问题可以分为两组,分别针对化学耕作和有机耕作两种耕作方式,引导学生理解、分析文本信息,并在最后一个问题中,启发学生大胆质疑,发表自己对有机耕作是否能够达成目标的看法并说明理由。活动2让学生完成表格信息,通过表格帮助学生归纳文本的语篇结构并梳理细节信息。活动3要求学生用书面表达的方式表示对其中一种耕作方式的赞同意见,通过三个具体步骤,从讨论并选择一方观点,到寻找论据、列出框架、组织语言,到最后落笔成文。活动4和活动5继续培养学生检查、修改以及分享写作的学习习惯和方法。需要注意的是,阅读文本并没有完全支持哪一种耕作方式,但写作活动要求学生只选择一种耕作方式立论,类似于参与一场辩论的正反双方分别找论据进行说理,是对学生思辨能力的训练。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自己总结并找出阅读语篇的特点以及作者的写作意图;帮助学生熟悉辩论式的写作模式,提升学生深度思考和探究问题的能力。
二、学情分析
授课对象是高二5班,文科A班,基础较好,内容容量可以加大,设问可以更加深入,可以大胆尝试放手,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性,教师的主导性也是不容小觑,所以教师备课要更加深入,更加全面和更具有前瞻性。
教学重难点
文本理解的深入和透彻以及思维导图的准确性;
学生上台全英文文本解读的适切性;
文本理解的输入与辩论环节输出的准确性和多元化;
课内的输入与作业输出内容的关联和语言的迁移程度。
教学设计
Step1:Lead-inbywatchingashortvideo(/video/BV1L541117WC/?spm_id_from=333.788.recommend_more_video.-1)about“Whatisorganicfood?”
organicfood——chemicalVSorganicfarming
Step2:2Students’presentation(presenttheunderstandingofthetextonbehalfofthegroup,includingthemind-mapand3questions)
Step3:Teacher’sexplanation
Step4:Debate(boardwriting)
Step5:Conclusion
Watchashort(video/video/BV1kV41167Ad/?spm_id_from=333.337.search-card.all.click)andthinkaboutthequestionbelow.
Step5:Assignment
个人思考
课堂设计的初衷是什么?纠结于上不完?
不应该是考虑匆忙完成任务,忽视学生的学情,而应该关注这节课要给学生留下什么?
Cf:教育是什么?当学生忘记了某些关键词语或语言还留下了什么?是思维习惯或能力?是解决问题的能力?还是...?
新高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