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汽车行业市场前景及投资研究报告:人形机器人,六维力传感器加速扩容,国产机遇挑战并存.pdf
文件大小:2.66 MB
总页数:24 页
更新时间:2025-06-07
总字数:约3.07万字
文档摘要

2025年06月03日行业研究●证券研究报告

汽车行业深度分析

人形机器人系列报告(一):六维力传感器市投资评级领先大市维持()

场加速扩容,机遇与挑战并存

首选股票评级

投资要点

人形机器人产业化进程加速,六维力传感器或为解决运动控制关键增量零部件,本

篇报告从六维力传感器技术、市场空间、竞争格局等角度进行分析,其机一年行业表现

遇值得重点关注。

?六维力传感器的必要性如何:运动控制能力仍为当前人形机器人重点提升方向,

六维力传感器或为运动控制能力的优解。以行走和奔跑为例,人形机器人在脚踝

或足底使用六维力传感器,可以实时测量地面力的大小和方向分布,进而将数据

传输给小脑,通过控制算法调整人形机器人的机体平衡和步态,完成在非平整地

面、障碍地面的稳定行走和避障。

?六维力传感器的技术壁垒在哪:六维力传感器适用于力的作用点和方向均随机

资料:聚源

变化的场景,比如机器人末端关节控制。应变式传感器在稳定性、刚度、精度方

面表现优秀,是目前主流的技术路线。其有三大技术壁垒,涉及到产品结构设计、升幅%1M3M12M

生产工艺和标定检测,其中核心壁垒主要体现在标定和测试阶段:标定设备属于相对收益0.041.5524.82

非标设备,无法直接采购,需要六维力传感器厂商自行研制;相比一维力传感器,绝对收益1.890.2732.09

六维力传感器需要标定的样本点呈指数级增长;各个测量方向间存在维间耦合,

消除耦合误差是影响精度和准度的关键。

?六维力传感器的市场空间及竞争格局:随着人形机器人产业化进程加速,将会

带动零部件行业快速降本,六维力传感器成本下降也会进一步刺激行业采用更多

的六维力传感器,人形机器人将为六维力传感器贡献主要增量。根据我们的测算,

至2030年,六维力传感器市场空间将有望达到144.42亿元,CAGR-5为

49.73%;至2035年有望达到277.80亿元,CAGR-10为30.6%。目前六维力

传感器的总销量仍然较低,生产成本较高,降本需求迫切。且外资占据了主要的

高端市场,近年来国产品牌也开始发力,逐步缩小差距,空间广阔。

?投资建议:我们认为人形机器人产业化进展符合预期,复杂场景交互需求带来零

部件增量,建议重视力传感器赛道,需求空间大,空间广阔。建议关注

产业化进程,尤其是降本曲线及已有产品突破甚至已完成送样的力传感器企业:

如凌云股份、安培龙、杭州柯林、柯力传感、东华测试、中鼎股份、华培动力、

索辰科技、汉威科技等。

?风险提示:1)人形机器人产业化进程不及预期风险;2)六维力传感器国产化

进程不及预期风;3)竞争加剧风险;4)原材料或核心零部件涨价风险。

126/

行业深度分析

内容目录

1.六维力传感器为人形机器人重要增量零部件4

1.1运动控制能力为人形机器人重点提升方向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