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第12课:辛勤的劳动者
年级:苏少版七年级下册
单元:第五单元
教材分析
本课是苏少版七年级下册第五单元内容,通过微电影形式记录校园劳者,引导
学生发现平凡人物闪光点。让学生理解道具、服装作用,掌握发布方法,拓宽对影视
的认知。同时,本课旨在激发学生对劳的尊重与热爱,通过观察和记录校园劳者
的辛勤付出,培养学生的感恩之心和社会责任感。通过微电影的制作过程,学生不仅
能够学习到影视制作的基础知识,还能在实践中锻炼团队合作能力、创新思维能力和
解决问题的能力。
学情分析
七年级学生对新事物有好奇心,具备一定观察和手能力,但影视创作经验不足。
对校园劳者熟悉,却可能缺乏深入关注,需要教师引导提升审美和创作能力。他们
正处于青春期,对周围的世界充满探索欲,喜欢尝试新事物,对于影视制作这类实践
活会有较高的热情。同时,通过日常的学习和生活,他们已经掌握了一定的观察和
手能力,这为影视创作提供了基础。然而,由于之前没有系统的影视创作经验,学
生在实际操作中可能会遇到一些困难和挑战,需要教师给予适当的指导和帮助。
核心素养标
审美感知:通过观察校园劳者的工作场景,感受劳者的形象美和劳场景的
氛围美,提升对美的敏感度和鉴赏力。
创意实践:运用微电影形式记录劳者,在拍摄和创作中发挥创意,提高解决问
题和实践操作的能力。
艺术表现:借助镜头语言、道具服装等,生展现劳者形象,合理安排情节节
奏,增强作品感染力。
文化理解:理解劳的价值和意义,尊重劳者,传承和弘扬劳精神。
教学重点
深入了解校园劳者的工作内容和价值。掌握微电影拍摄中塑造人物形象和表现
主题的方法。学会合理策划和传播微电影作品。
教学难点
挖掘劳者的闪光点,通过微电影展现出深刻的主题和情感。运用恰当的镜头语
言和表现手法,提升微电影的艺术效果。
教具准备
多媒体教学设备,用于播放教学视频、图片等资料。相关微电影案例、教材配套
的纸质资料。相机、摄像机等拍摄设备(供展示和讲解使用)。
学具准备
学生自备智能手机或其他拍摄设备(用于校园微电影拍摄)。笔记本、笔,用于记
录学习要点和创意想法。
教学方法
讲授法、案例分析法、实践法、小组讨论法
教学过程:
环节一:谈话导入引新课
(pl)设计:欢迎大家来到美术课堂,同学们,校园里有这样一群人,他们毫无
保留地付出自己的汗水和心血。他们是谁?大家知道吗?
生:是保洁阿姨。
生2:是保安大叔。
师:是的,让我们一起走近他们,记录下他们的身影和声音,他们是我们的校园
守护者,默默无闻却至关重要。今天,我们就将通过一堂特别的美术课,让我们一起
走近他们,用镜头记录下他们的身影和声音,剪辑出身边平凡而又伟大的传奇,并为
他们举办场微电影节,表达我们的感激之情。
(p2)师:请大家把书本翻到第12课《辛勤的劳者》。
【设计意图】通过谈话导入的方式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情感共鸣,让学生对即将学习的
内容产生好奇心和期待。通过提问引导学生思考校园中那些辛勤付出的劳者,从而
自然地引入本课的主题一一《辛勤的劳者》。同时,通过提出举办微电影节的想法,
不仅增加了课程的实践性和互性,还能够让学生通过艺术创作的方式表达对校园守
护者的感激之情,实现情感教育与美术技能培养的结合。
环节二:欣赏分析探新知
(P3)师:说到劳者,字面意义为“劳的人,是对从事劳作活一类人的统
称。我们第一个环节就一起来寻找校园最美劳者。
(P4)师:我们身边舒适环境、幸福生活离不开劳者的奋斗,幸福的日子都是
奋斗出来的,同学们可以具体说一说你在校园熟悉的敬佩的劳者吗?
生:我熟悉的是我们学校的食堂阿姨。每天早上,她总是最早到达学校,为我们
准备热腾腾的早餐。无论天气多么寒冷或炎热,她都在那里,微笑着为我们服务。她
的勤劳和坚持让我非常敬佩。
生2:我敬佩的是学校的图书管理员老师。他总是那么耐心地为我们找书,解答
我们的问题。每次我去图书馆,都能看到他在认真地整理书籍,为我们创造一个良好
的阅读环境。他的敬业和奉献让我深受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