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节土壤与植物的生长(第1课时)教学设计
——植物的根系、根的吸水和失水
【核心概念】
生命系统的构成层次、生物体的稳态与调节
【学习内容与要求】
生物体具有一定的结构层次:了解植物的根系及功能。
植物能获取养分来维持自身的生存:
1.说出植物体对无机盐的吸收、运输过程;
2.说出植物对水分的吸收、利用过程。
【教学目标】
1.了解直根系和须根系;了解根的主要功能;了解影响根系分布的主要因素;
2.通过实践活动,观察幼根和装片,了解根尖的基本结构特点和功能,以及吸水原理。
3.通过观察不同植物的根系,区别直根系和须根系;提升观察、比较和归纳能力;
4.建立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辩证观点;增强爱护环境的意识。
【教学思路】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植物的根系与根尖的结构。在观察不同植物根的基础上,让学生自己发现植物根系的不同;明白植物的根系分为直根系和须根系两大类;了解根的分布却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如水分和肥力等,从而将土壤结构质地与植物生长联系起来,理解为什么农业上要松土、施肥的道理。通过实践活动观察小麦的幼根,认识里观察根尖的结构及功能,建立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辩证观点。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发疑问,引入学习任务
【引入】
一株玉米从发芽到结果,大约需要吸收200kg以上的水以及无机盐。这些水和无机盐是通过植物的什么器官吸收的?它的结构又是什么样的?
二、新知展开,围绕任务,引导问题解决
(一)植物的根系
1.植物的根系类型
【探索活动】取带根的大豆、青菜、水稻和葱的植株各1株。仔细观察它们的根,描述这些根的形态特征并归类。
大豆的根
小麦的根
根的数目(多或少)
少
多
有无明显发达的根
有
无
还有哪些植物具有类似的根
白菜、萝卜、青菜、菠菜、香菜等
葱、韭菜、大蒜、水稻、玉米等
【思考与讨论】两类根系的主要区别是什么?根有哪些功能?
(1)有没有明显的主根和侧根之分。
(2)吸收功能:根系最主要的功能是从土壤中吸收水分和溶于水中的矿物质。
固定支持功能:自然界中,根深深扎根于土壤之中,固定土壤上部的植株,防止发生倒伏的情况。
【知识归纳】
1、植物通过根吸收营养物质:
大多数陆生植物是通过根来吸收土壤中各种营养物质的。经科学家统计,植物根的总表面积可达茎和叶总表面积的一百多倍。
2、植物的根系:
(1)根系:一株植物上所有的根,总称为根系;
(2)根系的类型:根据有无明显的主侧根之分,植物的根系可分为直根系和须根系;
①直根系:主根发达,长而粗,侧根不发达,短而细;
②须根系:主根不明显,主要由不定根组成。
(3)根系的功能:植物通过根系将自己牢牢固定在土壤中,同时组成根系的每条根均能从土壤中吸收水分和无机盐等营养物质。
【实践活动】
观察菜地里、路边、山坡上的植物,先猜测植物的根系,再小心挖出植物,观察植物根的形状,判断其根系的类型。观察后请将植物种回土壤中。
2.根的分布
【思考与讨论】哪种根系更有利于固定植物?不同环境中的植物体根系为什么各有不同?结合科学拓展分析植物根分布的影响因素?
生长在雨林中的浅根系植物生长在沙漠中的深根系植物
【拓展】
直根系具有大而粗的主根及有主根分支而出的各级侧根,主根是由胚根发育而来的,不断向土壤深处生长,有利于固定植物体;而须根系由大量不定根组成,主根退化或消失,一般分布于土壤的浅层,不定根是指从茎、叶、老根上长出的根。发达的根系是植物对干旱环境的一种适应。
【小结】
植物根在土壤中的分布,与植物的种类以及外界环境等密切相关,如土壤的结构、水分、通气状况和肥力。在缺水地区生长的植物根往往比在水源充足地区生长的植物根更为发达。
在农业上,常利用控水、控肥来调整作物的根系,以达到丰产的目的。
【过渡】
绿色开花植物都有发达的根系。植物根的各个部位是否都能吸收水分?根吸收水分的主要部位在哪里?
(二)根的吸水与失水
1、探究根吸收水分的主要部位
【探索活动】
1.培育小麦种子,直到它们长出较长的根。
2.选取4株生长旺盛、带有绿叶和根系的幼苗,
随机分为A、B两组。将A组的2株小麦植株
所有根的尖端剪去3~5mm(即根尖),并在切口
处涂上石蜡;B组不做处理,如图4.3-4所示。
3.将两组小麦幼苗分别放在土壤浸出液中培养,
观察其生长情况。
4.一段时间后,哪组幼苗开始出现萎蔫现象?
【实验现象】
A组小麦停止生长,b组小麦正常生长。一段时间后,A组小麦开始萎蔫。
【实验结论】实验表明,根尖是植物吸收水分的主要部位。
【思考与讨论】“涂上石蜡”的目的是什么?为保证实验结果更准确,该实验有哪些注意事项?
1、涂上石蜡防止根的切口处吸水;
2、选材时要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