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建筑同学们,建筑就像凝固的历史诗篇。接下来,让我们一起欣中外经典建筑的图片,感受它们独特的美。第一部分中国的建筑风格①京派-形制工整,秩序井然:以故宫为代表的大型宫殿建筑多红墙琉璃瓦庑殿、歇山、卷脊、攒尖顶形式多样。而民居则以北京四合院为代表,通常青砖灰瓦,砖木结合。整体建筑色调灰青,十分朴素,素雅舒适,其他地方的四合院大致相同。②徽派-黛瓦白墙,砖雕门楼:源于古徽州,主要分布于徽、赣及浙西,是江南建筑的典型代表。多坐北朝南,注重内采光;以砖、木、石为原料,以木构架为主。黛瓦白墙、马头墙、四水归堂、雕梁画栋为其典型特征。③闽派-聚居御敌,固若金汤:闽派建筑的尊贵,在于它历经500多年传承而来的土楼,将生土夯筑技术发挥到极致,单体建筑规模宏大精细,地堡式建筑风格坚固无比,既可防火防震,亦可御敌入侵。④苏派-诗意东方,园林大成:广泛分布于江浙一带的建筑风格,黛瓦白墙上有气势恢宏的悬山顶。园林式布局则山环水绕、曲径通幽,脊角高翘的屋顶,江南风韵的门楼,曲折蜿蜒,藏而不露,饲鸟养鱼、叠石迭景、精美砖雕艺术造诣颇高。⑤晋派-稳重大气,严谨深沉:起源于山西,陕甘宁均有分布。斗拱飞檐,彩饰金装,砖瓦磨合,砖石木雕,精工细做。它所蕴含的文化与精神是一笔无与伦比的财富。⑥川派-风格多元,异彩纷呈:作为多民族和谐共生之地,以傣族竹楼、侗族鼓楼、川西吊脚楼,最具鲜明特色,分布于川云贵地区,通常依山靠河就势而建,丝檐走栏自成一派,看似随意却十分考究,成为千年民族文化的传承。⑦陕北-因地制宜,黄土窑洞:陕甘宁地区,黄土层较厚,人们利用高原有利的地形,凿洞而居,创造了被称为绿色建筑的窑洞建筑。一般窑洞为用石头或者砖头砌,上覆夯土,外有院落,地上式/下沉式形式丰富。第二部分欧洲建筑风格①希腊式(古典):古希腊是欧洲文化发源地,古希腊建筑开创了欧洲建筑的先河。古希腊建筑的结构属梁柱体系,早期主要建筑都用石料。石柱以鼓状砌块垒叠而成,墙体也用石砌块垒成,砌块平整精细,砌缝严密。多见于神庙。下图为帕特农神庙复原图②罗马式(希腊+拱顶):继承古希腊建筑成就,在建筑形制、技术和艺术方面广泛创新,增加雄伟的拱形穹顶,为支撑庞大体量加厚墙体,缩小窗口,多见于神秘的神庙、教堂。下图为罗马圣彼得大教堂。③拜占庭式(罗马+圆葱头):指拜占庭帝国时期的建筑风格,在古罗马巴西利卡式的基础上,融合了东方(主要是波斯、两河流域、叙利亚等)艺术,形成了新的风格。对后来的东欧建筑和伊斯兰教建筑有很大影响。典型特点是圆形穹顶。下图土耳其圣索非亚大教堂④哥特式(垂拔+尖塔):高高的立柱以及尖尖的塔顶以求接近上帝,建筑更加高耸挺拔,同时加大窗户,并采用绘有圣经故事的花窗玻璃,以歌颂神明功德。华丽的浮雕、轻盈的造型也是其重要特点,多见于宗教建筑及私人城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