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设计师协作流程规范
演讲人:
日期:
CATALOGUE
目录
01
团队协作机制
02
项目同步规范
03
设计语言统一
04
质量管控体系
05
知识产权管理
06
效能优化策略
01
团队协作机制
创意总监
负责整个设计项目的创意方向、整体策略和设计质量。
01
视觉设计师
负责项目的视觉风格、色彩搭配、排版布局和用户体验。
02
交互设计师
负责产品的交互设计、信息架构和原型设计。
03
产品经理
负责项目的整体规划、需求收集、进度控制和结果评估。
04
角色分工与责任边界
跨领域任务分配原则
技能和经验优先
平等协商
任务明确性
灵活性
根据团队成员的专业技能和经验,合理分配任务,确保每个任务都有最适合的人员负责。
跨领域任务分配时,应充分听取各方意见,通过协商达成共识,避免出现任务重叠或遗漏。
分配任务时应明确任务目标、任务内容和完成时间,确保每个成员都清楚自己的任务。
在项目执行过程中,应根据实际情况及时调整任务分配,确保项目进度和质量。
尊重差异
尊重团队成员的创意和想法,鼓励不同观点和风格的交流与碰撞。
理性讨论
在出现创意冲突时,应理性分析各种方案的优缺点,通过讨论达成共识。
民主决策
对于难以达成一致的问题,可以采取投票或民主决策的方式,确保决策过程公正、透明。
寻求共识
在解决冲突的过程中,要时刻关注团队的整体利益和项目的目标,寻求最佳的解决方案。
创意冲突解决方案
02
项目同步规范
文件版本控制标准
命名规范
采用统一、易懂的命名规则,确保文件版本清晰可识别。
01
版本更新
每次文件修改后,及时更新版本号,并详细记录修改内容。
02
版本备份
定期备份文件版本,防止数据丢失或版本错乱。
03
权限管理
对文件版本进行权限设置,确保只有相关人员才能修改和查看。
04
进度更新节点设定
设定里程碑
进度调整
进度反馈
进度可视化
明确项目的重要节点和里程碑,以便团队成员共同关注。
团队成员需定期在指定节点向负责人反馈进度,确保项目按计划进行。
如遇到特殊情况,需及时与团队成员沟通,调整项目进度和计划。
通过图表或工具展示项目进度,使团队成员更直观地了解项目进展。
云端协作平台使用指南
平台选择
功能利用
数据安全
平台培训
根据项目需求选择合适的云端协作平台,如Slack、Trello、钉钉等。
充分利用平台的各项功能,如在线编辑、任务分配、实时沟通等,提高协作效率。
注意保护项目数据的安全,避免数据泄露或被篡改。
对新成员进行平台使用培训,确保大家都能熟练使用。
03
设计语言统一
品牌视觉元素标准化
确定品牌的主色调、辅助色和禁止使用的颜色,并给出RGB、CMYK等色彩值。
色彩规范
确定品牌的标准字体,包括中文字体、英文字体、数字字体等,并规定字体大小、字重等。
字体规范
制定品牌标识、图标、图案等元素的使用规范,包括尺寸、比例、效果等。
图形规范
组件库结构
确定组件库的分类、层级结构,以及组件之间的关系。
组件设计标准
制定组件的设计风格、交互方式、尺寸大小等规范,确保组件的一致性和可用性。
组件入库流程
规定组件的提交、审核、入库流程,确保组件的质量和规范性。
组件库共建维护规则
风格偏离预警机制
风格审查
设立专门的风格审查环节,对设计成果进行审查,确保符合品牌视觉规范。
01
偏离预警
当设计成果与品牌视觉规范有较大偏离时,及时发出预警,并给出调整建议。
02
违规处理
对严重违反品牌视觉规范的设计成果,采取相应处理措施,如返工、通报批评等。
03
04
质量管控体系
交叉审核流程设计
审核人员安排
审核时间
审核内容
审核反馈
安排资深设计师对初级设计师的工作进行审核,确保设计质量。
包括设计理念、设计风格、设计细节、色彩搭配等方面。
在初步设计完成后,进行详细审核,确保设计符合规范和标准。
及时将审核结果反馈给设计师,提出改进意见和建议。
设计输出验收标准
设计文件规范
设计质量
兼容性
可维护性
设计文件需符合公司规范,包含必要的图层、标注、说明等。
设计需符合客户要求,视觉效果优秀,创意独特。
设计应兼容各种设备和浏览器,确保用户体验一致性。
设计应具备可修改性和可扩展性,方便后续调整和升级。
修改建议
列出具体的修改建议和意见,如调整颜色、修改布局、增加元素等。
修改原因
说明修改的原因和目的,使设计师了解修改的必要性和合理性。
修改效果
提供修改后的预览效果,方便设计师对比修改前后的差异。
修改确认
设计师确认修改建议后,需回复确认,并附上修改后的设计文件。
修改意见反馈模板
05
知识产权管理
原创素材备案要求
提交备案
所有原创素材应由设计师在项目开始前或完成时提交备案,包括草图、原型、设计元素等。
01
审核机制
设立专门的审核团队对提交的原创素材进行审查,确保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