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层及高层建筑结构设计;0、绪论高层建筑结构体系及布置;0.1高层结构体系的发展过程;0.2常用的结构体系;竖向结构体系(抗侧力体系)的选择;水平承重体系(楼盖体系)及其选择;常用楼盖体系及其适用性;0.3结构布置原则;2房屋适用高度和高宽比
;3结构平面布置原则
高层建筑结构平面形状宜简单、规则、对称,刚度和承载力分布均匀,不应采用严重不规则的平面形状。
4结构竖向布置原则
;第一章结构极限状态设计的基本原理;1.1极限状态设计;1.2作用及其分类;1.3风荷载;1.4抗震设计
规范以黑体字标志的条文为强制性条文,必须严格执行。
术语
抗震设防烈度seismicfortificationintensity
按国家规定的权限批准作为一个地区抗震设防依据的地震烈度。
;1.4.1地震作用;1、抗震设防及其思想;2、设防依据——抗震设防烈度;3、抗震设防目标:
小震不坏、中震可修、大震不倒
抗震设防烈度为6度及以上地区的建筑,必须进行抗震设计。
大于9度地区的建筑和行业有特殊要求的工业建筑,抗震设计有专门规定。;4、两阶段设计;5、三水准地震作用的标定;6、建筑类别与设防标准;1.4.2地震作用计算;1、一般说明和计算原则;2、影响设计地震作用的因素;设计地震作用的方向
水平(两个)
竖向(一个)
结构效应的方向
平动(两个水平、一个竖向)
扭转(竖轴);4、地震作用的计算范围和原则;地震作用的计算方法及其适用范围;back;back;重力荷载代表值;设计反应谱;5、场地类别的划分;back;振型分解反应谱法;底部剪力法;楼层水平地震剪力的分配;7、竖向地震作用的计算;back;结构抗震验算的一般规定;back;back;第二章荷载效应组合;第三章计算原则及一般规定
第一节弹性及弹塑性分析;;;第二节静力分析与动力分析;;;第三节水平力作用方向;;第四节计算基本假定;;;;;;;;第五节塑性内力重分布;;;第六节分析方法;;第四章框架结构
第一节框架结构的布置;;;;;;;第二节梁截面尺寸的确定及其刚度取值;;;;;;;;;;第三节柱截面尺寸的确定;;;;;;第四节竖向荷载作用下的计???;;;;;第六节水平力作用下的计算;;;;;;;;;;;第七节构件设计中的一些重要规定;;;;第八节梁截面设计及构造;;;;;;;;;;;;;;;;;;;;;抗震等级
;;;;第九节柱截面设计及构造;柱的轴压比限值表6-35
;;;;;;;;;;;;;;;;;;;;;;;;;;第十节框架梁柱节点核心区截面抗震验算;;;;;;;;;;;;;;;第五章剪力墙结构设计
一般规定及结构布置;5.1剪力墙结构;剪力墙结构的布置;5.2剪力墙结构内力和位移的简化计算方法;剪力墙的类型;计算原则与假定;各类剪力墙的简化计算方法;整截面墙和整体小开口墙——材料力学方法;5.3联肢墙(双肢墙)——连续化方法;5.4壁式框架——带刚域D值法;5.5剪力墙内力及变形规律;5.6剪力墙截面设计;墙肢截面设计;墙肢正截面(受弯)承载力计算;大偏压情况;小偏压情况;大偏拉情况;墙肢斜截面(受剪)承载力计算;连梁截面设计;延性问题;5.7剪力墙构造要求;第六章框架-剪力墙结构;6.1框架-剪力墙结构的受力与变形特点;back;6.2框架-剪力墙结构的布置;6.3框架-剪力墙结构内力和位移的简化计算方法;刚度特征值;6.4框架-剪力墙结构构件截面设计;6.5底部大空间剪力墙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