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七上历史知识点.doc
文件大小:27.73 KB
总页数:6 页
更新时间:2025-06-07
总字数:约2.54千字
文档摘要

七上历史知识点

一、中国早期人类与文明的起源

我国是世界上发现古人类遗址最多的国家之一。元谋人是我国境内目前已确认的最早的古人类,距今约170万年,他们已经能够制作工具,知道使用火。北京人遗址位于北京西南周口店龙骨山上,距今约70万-20万年。北京人能够直立行走,使用打制石器,会使用天然火并保存火种,这对于人类进化具有重要意义,火的使用改善了生存条件,增强了人类适应自然的能力。

二、原始农耕生活

1.河姆渡原始居民

-生活在长江流域,距今约7000年。他们使用磨制石器,种植水稻,这是世界上最早的栽培稻。河姆渡居民住着干栏式房屋,这种房屋适应了南方潮湿多雨的气候特点,有利于防潮、通风。

2.半坡原始居民

-生活在黄河流域,距今约6000年。他们主要种植粟,是世界上最早种植粟的地区之一。半坡居民使用磨制石器,居住在半地穴式圆形房屋里,屋内有灶坑,供炊煮和取暖用。半坡居民还会制作彩陶,上面绘有各式各样的图案,有一定的艺术价值。

三、远古的传说

1.炎黄联盟

-四五千年前,中国进入部落联盟时期。黄帝部落和炎帝部落联合,在涿鹿之战中打败蚩尤部落。之后,炎黄部落联盟逐渐形成为华夏族,后人尊崇炎帝和黄帝为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海内外的华人也以“炎黄子孙”自称。

2.禅让制

-尧、舜、禹时期,实行禅让制。即将部落联盟首领的位子传给贤德之人。禹领导人民治理洪水,三过家门而不入,最终解除了水患,被尊称为“大禹”。

四、夏商周的更替

1.夏朝

-约公元前2070年,禹建立夏朝,这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禹死后,他的儿子启继承父位,从此世袭制代替了禅让制,“公天下”变成了“家天下”。夏朝建立了军队,制定刑法,设置监狱,还制定了历法,称为“夏历”。夏朝最后一个王桀,是历史上有名的暴君。

2.商朝

-约公元前1600年,汤建立商朝。盘庚迁殷后,商朝的都城稳定下来,商朝也因此又被称为殷朝。商朝青铜铸造业发达,著名的青铜器有司母戊鼎、四羊方尊等。商朝的最后一个王纣,也是暴君,他统治残暴,最终被周武王所灭。

3.周朝

-公元前1046年,周武王伐纣,建立周朝,定都镐京,史称西周。西周实行分封制,周王根据血缘关系远近和功劳大小,将宗亲和功臣等分封到各地,授予他们管理土地和人民的权力,建立诸侯国。分封制保证了周王朝对地方的控制,稳定了政局,扩大了统治范围。公元前771年,西周灭亡。

五、青铜器与甲骨文

1.青铜器

-商周时期,青铜铸造技术达到很高的水准。青铜是铜、锡、铅的合金,具有硬度高、熔点低的特点。商周时期的青铜器种类丰富,造型多样,纹饰精美。司母戊鼎是迄今世界上出土的最重的青铜器。

2.甲骨文

-甲骨文是中国商周时期刻写在龟甲和牛、羊等兽骨上的文字。甲骨文是中国已发现的古代文字中年代最早、体系较为完整的文字,对中国文字的形成与发展有深远的影响。目前所知,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从商朝开始。

六、春秋战国的纷争与变革

1.春秋争霸

-春秋时期,一些强大的诸侯为取得优势,以“尊王攘夷”的名义进行征战,争夺霸主地位。著名的霸主有齐桓公、晋文公、楚庄王、秦穆公等。春秋争霸战争给社会带来了种种灾难,但在争霸过程中,有的诸侯国被灭掉,一些强大的诸侯国的疆域不断扩展,也促进了民族交融。

2.战国七雄

-战国时期,形成了齐、楚、燕、韩、赵、魏、秦七雄并立的局面。各国之间战争频繁,其中著名的战役有桂陵之战、马陵之战和长平之战等。长平之战后,东方六国再也无力抵御秦国的进攻。

3.商鞅变法

-公元前356年,秦孝公任用商鞅主持变法。变法内容包括:废除井田制,允许土地自由买卖;鼓励耕织,生产粮食、布帛多的人可免除徭役;奖励军功,对有军功者授予爵位并赏赐土地等。商鞅变法使秦国的国力大为增强,提高了军队的战斗力,为以后秦国统一全国奠定了基础。

七、百家争鸣

1.背景

-春秋战国时期,社会急剧变化,许多问题亟待解决,各学派纷纷著书立说,发表意见,并互相辩论,形成了“百家争鸣”的学术繁荣局面。

2.主要学派及代表人物

-儒家:孔子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他的思想核心是“仁”,主张“仁者爱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等。孟子主张实行“仁政”,提出“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思想。

-道家:老子是道家学派的创始人,他认为事物都有对立面,对立的双方可以相互转化,主张“无为而治”。庄子主张顺应自然和民心。

-墨家:墨子主张“兼爱”“非攻”,提倡节俭。

-法家:韩非是法家的集大成者,他主张以法治国,建立中央集权专制统治。

八、秦汉时期的统一与发展

1.秦统一中国

-公元前221年,秦王嬴政灭掉六国,建立起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