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作学会记事
【核心素养】
[文化自信]关注生活中的人和事,学习人物品质,会事件意义,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
化、革命文化等。
[语言运用]会并尝试在叙事中抓住细节,借助恰当的词句,表达感情。(难点)
[思维能力]学会有详有略、条理清晰地叙写事件。(重点)
[审美创造]养成写日记或周记记录生活中的人和事的习惯,用文字记录美。
【教学课时】2课时
第1课时
【课时目标】
1.了解记叙的六要素,学会有详有略、条理清晰地叙写事件。
2.让学生会在叙事中抓住细节,借助恰当的词句,表达感情。
3.培养学生养成写日记或周记的习惯。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师: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莫言谈到写作时说“我该干的事情其实很简单,那就是用自己的方
式,讲自己的故事”,善于“讲故事”,也就是擅长“记事”,写作文就不在话下。
今天,我们一起学习写作“学会记事”,试试把一件事写清楚。
[设计意图]本环节设计旨在通过名家谈写作会,减轻学生写作的畏难情绪,激发学生的写
作兴趣,明确本次写作训练的主题。
二、笔下有“路”一一思路清晰
1.笔下有“料”一一写作素材
(1)关注生活,积累“料气
师:在看似相似、平静的每一天中,其实发生着许许多多不一样的事情。围绕“家庭、学校、
社会”中的某一个具的地点,说说自己熟悉的、印象深刻的、有感触的、受感动的一些事情。
课件出示:
用“在(时间、地点)发生了一件令我的事情,事情的经过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句式表达。
(学生交流,教师引导学生在叙述时要做到条理清晰、事件完整)
(2)勤于动笔,选定“料气
师:请同学们运用如下方法选定一个自己比较喜欢的素材。
课件出示:
广泛搜集素材一分类列清单一筛选定材料
(3)学生按所提示的步骤选出写作素材。
(教师指名学生发言)
2.笔下有“序”一一写作有顺序
(1)文本示范。
根据下列表格中关于课文《散步》的内容,说说作者是怎样把“散步”一事讲清楚的。
课件出示:
时间初春
地点田野
人物“我”、母亲、妻子、儿子
起因母亲身不好,“我”劝母亲多走走,于是一家人在田野上散步
出现矛盾分歧:母亲要走大路,大路平顺;儿子要走小路,小路有意思
经过“我陷入两难。
解决矛盾
“我”决定委屈儿子,走大路。
1
母亲心疼孙儿,决定走小路,并让“我”在走不过去的地方背起她
结果“我”背起了母亲,妻子背起了儿子,一家人稳稳地走在小路上
预设作者将“散步”时发生分歧的原因、解决分歧的经过和分歧事件的结果写清楚,从而
表现一家人浓浓的亲情和对生命的感慨。
(2)归纳梳理。
师:从《散步》这篇课文中,我们发现要把一件事情写清楚,首先要讲清什么?
预设交代事件的六要素,重点将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清晰地叙述出来,做到有详有略。
(3)学以致用。
①看示例,找问题。
师:同学们看一看这段记叙“摔跤”的文字,说说有什么问题。
课件出75:
那天放学回家,我不小心摔了一跤,手受伤了,校服也磕破了。回到家里,爸爸、妈妈、爷
爷、奶奶都很心疼,嘱咐我以后走路要小心。
(学生交流讨论并回答)
预设“摔跤”的六要素不清楚;事情经过不详细;没有细致的描写,过于简单;不感人……
师小结:围绕事件“摔跤”,我们首先要讲清事件的六要素,重点讲述起因、经过和结果。
②模仿《散步》的表格把日记“摔跤”的六要素列出来。